编辑:
2013-11-29
奥古斯丁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在“上帝万能”和“自由意志”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即使在非基督教的语境下,这个基本矛盾也是伦理学理论的根本问题,只不过我们需要把“上帝万能”替换为一个等价概念——“必然性”。康德的第三个二律背反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根本困难。如果一个逻辑学家可以在基本理论层次上对伦理学有所贡献,我们最好的、也是最根本的期望就是解答这个问题。《逻辑哲学论》确实触及了这个问题,但是答案是破坏性的。在彻底摧毁了必然性之后,自由意志也成为奥康剃刀切除的对象。
在诺齐克向哲学界介绍“纽科姆悖论”之后,这个问题有了转机。实际上,纽科姆悖论就是奥古斯丁的基本困惑的翻版,独特之处只在于提供了可以用技术手段精细分析的场景。逻辑语义学和反事实条件句逻辑的发展可以推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遗憾的是,这些问题从来没有成为伦理学领域的主流问题。
《逻辑哲学论》中的本体论令人困惑。“对象”、“可能世界”、“事态”等概念都是以“承诺”的形式提出的,这意味着,无需假定实在先于语言,相反,实在是语言之后的假定。因此,许多诠释者从语义学的角度解读维特根斯坦的本体论;另一方面,《逻辑哲学论》完全以先知式的口吻叙述,这使读者很自然地认为,维特根斯坦描述的就是世界,而非关于世界的假定(或承诺),因此,另外许多诠释者从实在论的角度解读维特根斯坦的本体论。这个争议难以解决,但是并不重要,原因在于,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图式与传统哲学迥异,以实在论—非实在论的框架理解《逻辑哲学论》很难行得通。
世界的存在是神秘的。[1] 88,6. 44唯有事实可以说出,但是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永远在事实之外。也就是说,可说的其实都是不值得说的。维特根斯坦的惊人才华在于,以清澈得乏味的方式说了一些不值得说的东西。“在长久怀疑之后才明白人生意义的人却不能说出这个意义之所在,其原因不就在这里吗?”
马克思主义辅导:对象、可能世界与必然性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