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国学论文

说张炎的春水词论文

编辑:sx_yangk

2015-09-28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说张炎的春水词

而另一些的本子(下称“别本”)中,它却这样写:

溪燕蹴游丝,漾粼粼、鸭绿光动晴晓。何处落红多,芳菲梦翻入嫩冥深藻。一番夜雨,一番吟老池塘草。寂历断桥人欲渡,还见柳阴舟小。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伤觞事杳,茂林应是依然好。试问清流今在否?心碎浮萍多少。

在这两种版本之间,当年张惠言曾经认为:“前本似在宋作,此本(指“别本”)入元以后作。或晚年取少作改之,托意遂别”。显然 ,在他看来,“春水”为张炎早期作品,这种说法也一向为词学家所接受。《南浦·春水》究竟是否作于宋亡之前?在两种版本之先后,又是否真像张惠言所说?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助对这两首词艺术手法的比较,展开问题的分析。

词家论词,十分注重词的开头。强调起句“不宜泛写景,宜实不宜虚。便当笼罩全阕,它题挪移不得”。作为同样是词论家的张炎也说过,填词须“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然后述曲”,由此足见他对起句的重视。对于“春水”的起句来说,虽同样是波光、飞燕,可“别本”中的“溪燕”、“游丝”、“晴晓”写得泛泛,说它是江南水乡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未尝不可。而“通行本”就不同,虽说也是从波光、燕影落笔,可是,“苏堤”两字突出了作品所描绘的是南宋的都城杭州,这样一来便一下子就把作品笼罩在特定的气氛之中。

此后的两个层次中,作品由情入景,借助有情之人(作品主人公)感官、视觉,借助这眼中之景,抒发一己之深情。虽然两首词都是从对流水、落花的感触落笔,但相比之下,“别本”文字杂沓、平淡,却又显得有些费解:“芳菲梦”指的是什么?“嫩冥深藻”又是在指什么?诗人借此又想抒发点什么?一切令人摸不着头脑。而“通行本”,“鱼没浪圆”四个字已是珠润玉圆的天生好景语,“翻笑”两字,更分明见出主人公对吹落残红的春风的那一份不屑。这种“笑语歌哭”笔调,与宋亡后以“乐笑翁”自居的张炎风格笔调恰恰相吻。

此后,诗歌两种版本都有是借助人物的视觉,拉出了柳荫、孤舟的大远景。但相比之下,别本“断桥人欲渡”与“扁舟小”只给人以泛泛之感受(此处方才以“断桥”点明地点,相对说就不容易引起读者注意)。而通行本就不同,柳荫“撑出”扁舟静中见动,就显得细腻生动。它与对流红“翻笑”相呼应,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况味。“荒桥断浦”画龙点睛,更与开头点明的杭州西湖形成一种呼应,顿时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世事沧桑之感,从而“醒明本旨”地点出此词非同寻常的内涵。作为南宋小朝庭的京城,西湖曾以纸醉金迷的“销金锅”而闻名于世,它的病态的繁华曾令人惊叹。可是,在张炎笔下,西湖竟变得如此地荒凉,这只能是在告诉人们:一切发生在宋亡之后!难怪当年 沈祖棻 女士也曾指出:“‘荒桥‘两句,暗指荒凉,其宋都沦覆以后之作欤?”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说张炎的春水词

相关推荐:

浅谈西方文明精神的生成论文 

试论尧天舜日之颂论文  

标签:国学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