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国学论文

国学思想和西式教育相结合

编辑:

2014-03-25

2.没有完美的教育只有更好的教育

人们追求完美,向往美好的心使社会在进步。然而 “尽信书不如无书”“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这些古训都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是不完美的。再美好的事物也是有一点点瑕疵的。所以下面我将和大家探讨一下怎样辩证的看待国学思想和西式教育。

2.1真话、假话与实话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曾仕强老师在讲解《道德经的奥秘》时提到:带“经”字的书是不能乱改的,那《道德真经》为什么有一个“真”字?别的“经”为什么没有呢?难道别的经都是假的吗?显然不是,我们常常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是真的就是假的,而老子却通过《道德经》告诉我们很多东西都是非真非假,或者说是亦真亦假的。可“真”和“假”是完全相对的,怎么可能混淆在一起呢?其实真的和假的不一定是相对的,从《易经》的观念里面我们很容易想到,有一部分是真的,有一部分是假的,真的很少,假的也很少,最多的东西是非真非假、亦真亦假。那最多的这一部分叫什么呢?一个字,就叫“实”。我们会说“眼见为实”而不会说“眼见为真”,因为我们眼睛只能看到“实”的东西,但是它到底“真”不“真”呢?大部分人都知道是不真的。我们的眼睛会常常欺骗我们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颜色,而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孔子把老子比作天上的龙,他说别人我都能看的懂,但是老子我看不懂。《老子传道图》告诉我们

老子讲的是真话。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只有真话是对的。未必,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能说论语讲的没有道理吗?儒家道德只所以被批判,是因为它曾经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经典就是经典,它总是带给人好的方面多的。但是中国古文化中没有糟粕吗?有,当然有,很好理解,因为是人写的嘛,人无完人,书怎么会完全都是好的呢。有的人写书是从无私出发,有的人写书是为了自私的目的,就算是从无私出发写得书也不一定是完美的,人与人所处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个性是不一样的,品质是不一样等等,所以说出来的“实”话,有时候不一定是“真”话。一本书好不好,也要看看书的人好不好。君子持有才能用于行善,而小人持有才能用于行恶。持有才能用来行善的人,行善无所不至,持有才能用来行恶的人,行恶也是无所不至了。我们宁可用愚人也不能用小人。因此育人首先要育德。老子的“无为思想”是通过“无为”来摒除人的恶念、私念,从而达到为国、为民、为天下的“大有为”的。以《道德经》为纲,辩证的看中国古文化,不失为良策。

2.2教育中的“法”和“罚”

西式教育很注意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他们会在生活中告诉儿童哪些事情是违法的。虽然他们校园里也有校规、守则但是很少对此进行惩罚。

中国古语说“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虽然说的极端,但是也说明没有“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标签:国学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