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国学论文

国学经典解读::论王阳明心即理说的主要观念

编辑:

2013-11-29

一 「心」与「良知」释义

以上,笔者简单讲过自己对于研究中国哲学的语言的看法及本论文研究阳明的原典文献的根据,下面,我将会对王阳明的心即理说的最主要观念为「心」、「良知」、「理」和「天理」等逐一加以讨论。我们先讨论「心」与「良知」的观念。

阳明所云的「心」源于孟子,这是自孟子始儒者对道德主体的通称。至于「良知」,虽然阳明之前的儒者较少用到,但它亦本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2在孟子,此词亦指道德主体。阳明所用「心、良知」等语词虽上承孟子,然而,他对于这些语词的含义却有更多更深刻的讨论,这就是他的学说日后被称为「心学」或「致良知教」的主要理由之一。

现在,我们先详说「心」的观念的意义。在古代汉语,「心」的本义指人的心脏,属于人的身体一部分,是经验的、形而下的,许慎《说文解字》云:「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3这里,我们可不用理会汉儒如何将心脏与阴阳五行的理论配对,我们只要知道「心」字的本义。由于古代的中国人以为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因此,便以为人的最主要的活动 -- 思想,亦是由心脏所主宰的,这也是孟子所云「心之官则思」4的部分意义5。然而,孟子用「心」一词,却不限于此义,而且还有所提升,他更赋予它先验的、形而上的意义。此义与孟子说「心、本心、良心、良知、良能、良贵、善性、四端」等观念的意义相同,俱指先验的、形而上的道德主体。

像许多其它儒者一样,王阳明继承了孟子对于「心」这一字词的用法,而且将它的意思陈述得更加清楚细致,并进一步从哲学义理方面深化其涵义。他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6这里,阳明澄清了「心」并非用其本义,指人的躯体的一部分,而是用其引伸义,指人的精神 -- 「知觉」。不过,这里所云的「知觉」词义颇含浑,且其说明易令人误会是指人的经验意识 (empirical consciousness) 或知觉 (perception)。在另一处,阳明有较清晰的说明: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囗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传习录》卷上,《集评》122,P.146)

这里,阳明虽仍称「心」是「那能视听言动的」,但他却同时指出,心「便是性,便是天理」、「便谓之仁」、「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很明显,心并非一般的经验的意识或知觉机能,而是道德的机能或即道德的主体。因此,主宰义可说是心的本质意义。所以,阳明常有「主于身也,谓之心」(《传习录》卷上,《集评》38,P.74)、「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传习录》卷上,《集评》118,P.140)、「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传习录》卷上,《集评》122,P.146)及「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传习录》卷下,《集评》201,P.282)等一类说话。

另外,从上一段引文中,我们亦可见心不但是道德的机能,它更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善与恶产生的源头,或者更恰当地说,它就是道德法则本身,这就阳明所说的「心即理」义。

接着,我们再说「良知」一观念。如前所说,它亦源于孟子。在阳明来说,「良知」许多时候就是「心」的同义词。他曾多次说过「知是心之本体」或者「良知是心之本体」一类的说话。7有时候,他甚至用「心之良知」一词(《传习录》卷上,《集评》8,P.40)。在孟子,「良知」一词,只是偶一用之;但在阳明,此词却成为他的哲学的最核心的观念。笔者以为,当中可能的原因是:阳明较孟子更着重心的理性(认知)的一方面(关于心的理性的详细涵义,下文将会有进一步的讨论。)

详言之,阳明用「良知」一词,其实融摄了孟子所讲的四端之心的主要意义。例如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传习录》卷下,《集评》288,P.340)当中,说「是非」、「好恶」已蕴含了是非之心(智之端)及羞恶之心(义之端)。又例如他说:「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传习录》卷中(《集评》189,P.270)当中,「恻怛」即恻隐之心(仁之端),「真诚」亦可说包含了辞让之心(礼之端)。8

阳明的「良知」虽然含摄了孟子四端之义,然而,当中,他尤其重视的是是非之心(智之端)一义。因此,他界说良知时,往往以是非之心的意义来表示。除了以上一例外,他亦曾说:「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传习录》卷中,《集评》179,P.258)又如说:「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传习录》卷下,《集评》265,P.325)又例如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之是非为体。」(《传习录》卷下,《集评》277,P.333)由此可见,他对于孟子的「是非之心,智也」一义特别重视。故此,上面我说阳明较孟子重视本心的理性(认知)的意义。

另外,要补充的是,阳明用「良」字与「知」字相连,其实是要表示心的另一重要涵义:良知是至善的,或用西方哲学的用语来说,它具绝对的价值。故此,阳明曾说:「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传习录》卷中,《集评》155,P.217)其用心显然像康德用「善的」(good)一词来连系「意志」(will)一词如出一辙。

以上所讲的阳明的心(良知)的意义,是其心性论方面的涵义,或即道德哲学方面的涵义,此义自孟子起,一直是儒家的通义,只是阳明将此义发挥得最为充尽。然而,儒家讲的心的涵义并不只此,它尚有另一方面的涵义,此义在孟子时并不明显,到《中庸》、《易传》时才显现出来,到宋明儒学时才得到最大的阐发,这就是心的天道论的涵义,用牟宗三先生的说话来说,也就是道德的形上学的涵义。

孟子虽然有「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的说法,隐含了心与天的内容意义是一的意思,但未明白指出心就是天。到了宋儒,「天道性命相贯通」的思想才成为儒者的主流思想,心的天道论涵义才被充尽地发展出来。阳明的学说虽以心性论为主,然而,他却没有忽略心的天道论的意义,他亦屡次指出了心的这种含义。他说: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卷下,《集评》261,P.323)

又说: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案:依原书上文,指心〕。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地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传习录》卷下,《集评》336,P.381)

以上两段引文,既说良知心体「生天生地」,「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已是指出了心的创生义。更清楚的说明,见于阳明另一篇著作《答季明德》,那里,他说: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9

这里,他更明言「心即天」,亦即是说,道德实践的主体即是宇宙创造的本体,正面讲出了心的天道论涵。由于本论文的中心在于讨论阳明的心性论,并与之和康德的伦理学作比较,因此,这里他讲的心的道德的形上学的涵义便从略。

标签:国学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