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债务市场论文

关于细分股份与债权的关系研究

编辑:

2014-02-17

众所周知,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已经成为影响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顽疾,。其直接侵害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是证券市场诚信缺失、公平无着的突出表现之一。依诚信、公平的要求,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原本应该忠实于公司,努力追求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其控股的地位,在各种幌子下,以种种的方法侵占上司公司的资金、陷上市公司于经营困难之中,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大受侵害,这是对诚信原则的背弃,是对公平原则的践踏。凡几年来,监管部门虽然采取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责令限期整改等措施,力图纠正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但是,收效并不显著,根据上市公司2003年年度报告统计,控股股东及其它关联方通过非经营性方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余额,仍有577亿元,而有市场人士更估计其实际余额可能有“1000亿”元之巨。如果听任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不果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纠正和解决,则证券市场诚信、公平的原则不能确立,证券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遭受破坏,也必将使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落空。其害莫大焉。

现在,通过“以股抵债”或“股份回购抵债”的方式,一举解决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使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受到损害的利益得到合理救济,使控股股东以及投资者以切身体会深刻理解诚信和公平对于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对促进证券市场诚信和公平的建设当然是有利的。

再者,资金被大股东侵占的上市公司,因资金被侵占问题暴露后,迟迟得不到解决,其股价出现了持续大幅的下跌,甚至出现了超跌的情况,现在因通过“以股抵债”或“股份回购抵债”的方式,使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这必然使股价呈现恢复性上扬,至少形成短期的“赚钱效应”,从而使股市更加活跃,也会促使导致市场“九死一生”的“单一投资理念”,朝着适合不同风险偏好投资群体需要的多元投资理念并存的方向发生变化,进而起到维系股市生机和活力的效用。这应该是投资者所乐意看到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随着“以股抵债”或“股份回购抵债”方式的推行,虽然总体有利于证券市场,但因其引发投资理念的变化和矫正,可能对那些此前因奉行“单一投资理念”,而被人为追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的股价,乃至对沪深股市大盘的指数,造成一定的压力。而市场要消化这种压力也需要一些时间。只是市场经历这一过程,可能正好避免股指的大起大落,所以也不必担心。

(二)对于控股股东而言,可以部分变现上市公司高溢价公开发行股份所带来的收益;可以减少负债总额、改善财务状况;并可以获得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是最大的赢家。

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通过高溢价发行股份(包括首发、配股、增发等),可以使控股股东(非上市流通股股东)获得巨大的收益,其表现于每股所代表的净资产值,往往有数倍、十数倍,甚至更高的增值。所以,如果按每股所代表的净资产值作价进行回购,则控股股东就可以将上市公司高溢价公开发行股份所带来的收益变现。这是控股股东在“股份回购抵债”中,获得的最大利益。

再者,“股份回购抵债”之后,控股股东的负债总额大为减少,这将有利于其财务状况的改善。并且,通过“股份回购抵债”,能使控股股东明白,今后再也不能靠着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寄生虫”的日子了。而惟有依靠自身诚实、合法、有效的经营,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这必然会成为推动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正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由此,我们可以说,“股份回购抵债”,对控股股东而言,还是一剂培元固本的良方。

此外,控股股东作为股东之一,还能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改善、盈利能力增强等方面获得好处。

(三)对上市公司而言,可以最大限度的收回不良资产,使受到损害的权益得到适当救济,从而改善财务状况;可以促进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上市公司所以要实行“股份回购抵债”,就在于控股股东长期侵占其资金,而又不能以现金或其他优良资产偿还。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对其控股股东所享有的债权,实际上是不良资产,难以足额收回,甚至已然计提了坏帐准备。现在通过“股份回购抵债”,可以将被侵占的资金及其利息一举收回。这当然是大好的事情。一般来说,“股份回购抵债”后,上市公司每股的净资产值和每股的收益都会有所提高,而且已经计提的相关坏帐准备还可以回转,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大为改善,并得以摆脱经营困境、增强盈利能力。

再者,通过“股份回购抵债”,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将大为减少,这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大股东为非,当然是有意义的。并且公司管理层,在“股份回购抵债”实施中,也可能痛定思痛,深刻反省此前的所作所为,并以之为鉴,从而敦促自己今后更加忠实于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更加勤勉的投入工作,并更加自觉的接受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或传媒的监督。这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来说,也是善莫大焉。

(四)以社会公众股(流通股)股东而言,可以通过股价上涨而获得适当救济,可以增强投资的信心

实在说来,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受害最大的乃是流通股股东。所以如果“股份回购抵债”的实施,不能使流通股股东受到损害的利益获得适当救济的话,就不能算是成功的。而流通股股东能否得到救济,关键就看股价能否上扬,因为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主要就是通过股价的涨落来体现的。

依笔者看来,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抵债”,是能促使其股价上扬的。其理由主要有:一者,实施“股份回购抵债”的上市公司都是问题公司,而自其控股股东侵占资金的问题暴露以来,因迟迟不能加以纠正,股价出现了长时间的反复下跌,而且跌幅十分巨大。现在通过“股份回购抵债”的方式,使问题获得解决,此所谓“物极必反”。股价对此也必然会作出反映。二者,“股份回购抵债”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将有所好转,其股价也当有积极的反映。再者,“股份回购抵债”后,公司的股本结构将发生变化,使收购更加易行。这也会促使股价的上涨。所以,“股份回购抵债”,对流通股股东也是有利的。而事实上,作为首家“股份回购抵债”试点的上市公司电广传媒的股价,至2004年8月10日止,相较低点,已经有了近30%的涨幅。由此,便可见一般。而如果问题股的股价通过以切实的措施解决问题,能够呈现恢复性上涨,这也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对于政府而言,可以因股票成交活跃而多收印花税;对一些中介机构而言,则可能因新业务的开展而赚取利润。

总而言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可以预期“股份回购抵债”能够实现“互利多赢”。 四、股份回购定价的原则

“股份回购抵债”作为交易行为,其交易双方当然可以就股份回购的价格通过自由协商来确定,不受他人的干涉。但是,政府本着诚信、公平原则的要求,从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以及市场秩序的角度,确定有关定价的原则,也是合理的、必要的。

股份是资本和股东权益的最小计量单位,股份的转让包括回购,实质上也就是股本和股东权益的转让,而股东权益,在财产方面,通常是以净资产值来表示的。所以,股份回购的定价首先就要考虑股份所代表的净资产值,以股份所代表的净资产值作为定价的基础,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同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收益率,并不一样,所以不同上市公司股份所代表的净资产(即股东权益)的价格,也应有所区别,应有高低的不同。如果净资产收益率高,则股份的价格看涨,可以以高于净资产值的价格转让;而如果净资产收益率低则股份的价格看跌,也可以以低于净资产值的价格转让。由此看来,股份回购的价格应该是围绕其所代表的净资产值上下浮动。这是股份回购定价应当遵循的原则。而至于价格浮动的幅度,笔者认为以限制在上下各10%比较适当。这里的10%,也可以看作是股份看涨期权或者看跌期权的价格,如果预期股份回购后,其价格会上涨,则回购价格可向上浮动,否则,则可相下浮动。

再者,我们在确定股份回购价格的时候,还应考察我国沪深股市的实际,需得明了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多半是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如过分炒作、虚假包装、资本泡沫、信息不对称等的影响),靠着高溢价公开发行股票形成的,主要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贡献;需得明了“股份回购抵债”乃是为了纠正、解决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而对利益受到侵害的上市公司以及社会公众投资者进行救济的手段。所以,股份回购的定价宜低,不宜高。这是股份回购定价应当遵循的又一条原则。

此外,确定股份回购价格的方法应当简单,易操作。

概括地说,股份回购定价的原则可以列举如下: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