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l
2016-10-13
本文讲述了关于资产重组、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世纪末的中国经济改革热潮不断,企业的资本重组和资本运营,资本市场的培育和构建,投资银行的诞生和发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从整体上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如何取得"一石三鸟"协同发展效应,值得思考和探索.
一、资产重组、资本运营是企业改革深化的有效途径
资产重组、资本运营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尽管理论界关于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的内涵界定莫衷一是,争论不休,但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却在实践中轰轰烈烈地开展着。1997年是名副其实的资产重组年,深沪交易所719家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202家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资产重组,占全部上市 公司的28%。统计分析表明,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资产质量得到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营业绩明显改观,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切经济现象的发生都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和内在原因,资产重组、资本运营也不例外。之所以要进行资产重组,就是因为以前的资产配置不合理;之所以要强调资本运营,就是因为以前缺少或者不重视资本运营。总的来说,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资产分配和资源配置依靠政府行政计划来进行,形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调,盲目重复建设,资源配置不当,经济运行僵化,资产效率低下,闲置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整个国民经济如同一部老化了的生锈的机器艰难地维持着运转。改革以后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了“润滑”和局部的“修理”,但整部机器的结构和机理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运转效率难以真正提高。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直接掌握资源、直接拥有资产、直接创造产品和社会财富的经济主体,在传统体制下只是行政架构的一个主要部件,是计划盘子里的一个棋子,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国家所有制的格局下,没有处置资产的自由,生产经营处于严格的控制之下,资本经营的观念就不可能产生。尽管改革后企业的权利扩大了,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初步实现了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过渡,但作为经济主体的国营企业仍然没有走出计划体制的圈子,没有变成独立的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主体,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难攻破的“堡垒”。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和深入,随着其他方面改革的次第突破,产业结构不合理、资产配置不合理,尤其是企业效益低下的痼疾和矛盾完全暴露出来,成为整个经济改革的难点和攻坚战,到了不改不行、非改不可的地步和时候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发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军号令的形势下,世纪交中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重组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旋律,与之相伴随的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浪潮的到来就不足为奇了。
资产重组,简单地说,就是对存量资产的重新组合。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它主要有两层含义:从宏观上说,它是对国有存量资产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分拆、裂变、流动和重新组合,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微观上说,它是一个企业对自己所支配的资产根据需要在企业内部、集团内部以及与企业外部进行的交换和组合,以改变企业的资产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从目前业已发生的案例来看,有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也有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重组;有同一地区企业之间的重组,也有跨地区的重组;有同一部门、同一行业企业的重组,也有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企业的重组;当然也出现了中外企业之间的购并重组。从另一个角度看,上市公司是资产重组的主角,既有上市公司对其他非上市企业的购并与重组,也有上市公司作为“壳资源”被其他非上市企业购并或改组。从这些案例看,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的动机各不相同,有为规模经济而重组的,有为多元化经营而重组的,有为调整产业结构而重组的,有为甩掉包袱、实现扭亏或重获配股资格而重组的,当然也有为二级市场炒作制造题材而进行虚假重组的。从资产重组的方式来看,有的采用了股权转让,有的采用了收购兼并,有的采用了资产置换,有的采用了投资参股等方式。不管怎么说,资产重组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对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那么,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是什么关系呢?从企业角度看,资产重组是通过资本运 营来实现的。一定程度上讲,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资产重组强调的是资源流动的“实物”方面,而资本运营则侧重于资源流动的“价值”方面。因为资产是资本的主要存在形式,而资本则是资产的货币表现。资本运营就是企业围绕提高资本效益而对资本开展的经营活动,企业资本运营的内涵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资本的内部积累和挖潜;二是资本的横向集中;三是资本的社会化控制。企业资本经营的主要模式可以概括为三句话:(1)资产的资本化;(2)资本的证券化;(3)证券的流动化。资 本经营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它突破了传统体制下企业单纯的生产经营的观念,把经营思路拓展到广阔的资本领域。因此,有人藉此认为,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经历了三次大的跃迁:一是由改革前的单纯的产品加工者向改革后的商品生产者的转变;二是由单纯的生产者向既重生产又重销售的生产经营者的转变;三是由生产经营者向资本经营者或两者结合的转变。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恰当,但资本经营确实给企业带来了经营理念上的重大突破,可以使企业实现由实物形态为中心的经营管理向以价值形态为中心的经营管理转变,使企业将资产观念从“规模”转向效率,通过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两手抓”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全面提高企业效益,这在当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资产重组的推进和资本市场的培育有赖于投资银行的发展
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称的金融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的主体和灵魂,是企业直接融资的服务机构。作为一个产业,投资银行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对世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购并重组、安排直接融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投资银行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目前尚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伴随着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而成长起来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现实地发挥着部分投资银行的原始功能,充当了早期投资银行的角色。目前在企业改革力度加大、进行资产重组,而商业银行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培育资本市场、发展投资银行显得特别重要。
投资银行在企业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及培育资本市场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1)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行股票并上市,进行股权融资。(2)策划企业兼并收购,为企业规模扩张、多元化经营,实现购并目标服务。(3)设计债券 发行方案,为企业债券融资服务。(4)提供融资安排,解决企业购并、资产重组过程中 的资金需求。(5)充当企业财务顾问,为企业生产经营、资本运营、长远发展提供全面 的咨询服务。(6)直接投资,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一起发展。(7)创新金融工具,如运用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增加市场品种,活跃资本市场。显然,投资银行的发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加快资产重组,推动资本运营, 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投资银行在开展以上服务的同时,自身业务领域也得到了空前拓展了我国的投资银行目前仍局限于券商的角色其业务停留在初级的原始层次上:主要是二级市场的经纪和自营业务,以及一级市场的承销业务。从二级市场来说,股市的周期性和行情的波动性,以及市场规范化使投机性成分减少,投资银行在二级市场上获取暴利的机会消失,风险进一步放大。从一级市场来看,由于股票发行采取计划性指标管理,而全国又有上百家券商在激烈争夺,使发行市场成为典型的买方市场,粥少僧多导致恶性竞争,能争到承销资格就不错了,获取利润的空间日趋缩小,潜在的风险却越来越大。显然,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急需寻找新的出路。天无绝人之路,世纪之交的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浪潮为夹缝中生存的投资银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为拓展业务空间提供了可能。
面对难得的资产重组机遇,身处资本市场的广阔舞台,作为“准投资银行”的券商,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认为,需要完成以下转变,实现服务理念的升华:
(1)转变功能,实现由券商向投资银行的嬗变。券商只是券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 的投资银行,券商和投资银行的最大差别是只能从事原始的证券业务,而对于高层次的资产重组、企业购并、资本运营等挑战性业务难以应对,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完善功能,提高素质,实现向投资银行的过渡,这是我国券商发展的方向。
(2)调整业务重点,实现服务理念的升华。即由目前单纯的发行承销的低层次业务 向包括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在内的广义的财务顾问业务转型,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地为企业服务。这是我们经过深刻反思得出的结论。道理很简单,发行上市粥少僧多,1997年300亿额度早已瓜分殆尽,再围绕发行承销做文章无疑是死路一条。而已上市企 业的后续服务,上市公司与其他企业的重组购并、上市无望企业的资产盘活都孕育出广阔的业务需求,等待着券商去开拓。港澳信托正在酝酿的全国范围的“投资银行客户网络服务计划”就是在这方面的尝试。
(3)创新投融资工具,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企业在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中的多样 化需求需要投资银行创造性的思维,不断创新投融资工具;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推出新的金融品种借鉴国际先例,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是投资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投资银行凭借几年来累积的经验以及智力专长和人才优势,完全有可能在这方面做出贡献。 三、资本市场是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的大舞台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无论是进行资产重组,还是进行资本经营,除了具有内在的主观动因外,还须具有相应的外部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具有一个完善高效的资本市场。道理很简单,资产重组、资本经营实质是一种交易活动,或者说是交易过程。资产重组不外乎是将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资产进行标准化、量化,变成一种“商品”,评估出它的价值并外化为价格,才能与需求方达成协议,完成交易。这一过程,不依赖于供给或需求任何一方单方面的主观意志,而要在信息尽可能对称的情况下,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这种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从融资角度提出来的。广义的资本市场泛指社会资本储蓄者手中向投资者手中有效流动的市场机制,既包括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和政府财政的直接注资,也包括企业面向市场的直接融资。狭义的资本市场仅仅指长期资金市场,尤其指直接融资中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当前资本市场问题之所以又一次迫切地提出来,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已成为企业改革的直接约束条件,不象以前那样可有可无,尤其是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经营更离不开资本市场。例如减轻企业债务,改善企业负债结构需要打通资本市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发行股票并上市需要依赖股票市场,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需要借助证券市场来进行等等。显然,当前培育资本市场已不单纯是金融部门的事情,更是推进企业改革、深化整个经济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可逾越的环节。
资本市场的运行主体主要有企业、政府、居民,开放经济中还有国外部门。其中企业是投资者,即资本的需求者;居民是储蓄者,即资本的供给者;而政府则既可能是投 资者,也可能是储蓄者。但是,除了这些主体外,还要有中介机构的参与,这些中介机构主要指间接融资的商业银行和直接融资的投资银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资金是计划供给的,不存在资本市场问题,银行只承担定额外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只是资金的划拨和记帐单位。经济体制转轨以后,银行的地位提高了,银行的作用也被过分地夸大了;财政资金“拨改贷”以后,银行几乎成为企业资金的唯一供应商,承担了企业的所有资金需求。而企业效益的普遍低下,使银行陷入了全面的债务泥潭,银企关系进入了进退维谷的矛盾境地。回过头来看,银行的间接融资功能被片面夸大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却被严重忽视了。在目前情况下,前进的道路只有一条:培育资本市场,发展投资银行, 打通直接融资的渠道。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资产重组、资本运营是企业改革深化的根本途径,也为投资银行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的开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也有赖于投资银行的媒介和推动;投资银行在为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服务的同时,既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繁荣,也发展壮大了自身。毋庸置疑,在中国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资产重组、资本运营、资本市场培育与投资银行发展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关联、相互牵制、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错综复杂的联动关系。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这种关系,找准切入点,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促进各自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经济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那么关于资产重组、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标签:银行管理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