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l
2016-10-11
本文讲述了关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退出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具体阅读下吧。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业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出 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状况。如:对外、对内开放的金融环境使国有银行面对客户的流失和 市场占有率的下降;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资本市场;居民资产组合意 识的提高诱发了“提前还贷”和储蓄存款下降的现象;在激烈的竞争下商业银行的业务 创新出现了与证券、保险融合的趋势;银行资产证券化也已提到议事日程上等。所有这 些现象都与信贷退出有关。因此,要理解和研究商业银行面对的新问题,必须建立与以 往的信贷管理不同的、以信贷退出为理论的分析框架。
一、信贷退出的内涵与实质
信贷退出包括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信贷主动退出包含有三个层次:银行根据信贷合 约的规定,按时回收贷款,不再贷款给客户;运用信贷风险的识别机制发现问题,及时 采取退出行动,避免信贷损失;充分利用金融市场的平台,发挥商业银行自身的人力资 本与专业化优势,灵活地根据市场变化在信贷产品的基础上设计衍生金融产品,实现服 务价值或资金价值的最大化。第一个层次是现有信贷管理通常做法,而第三层次突破了 银行传统的业务范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盘活信贷资产,发挥银行全方位的服务功能。信贷被动退出是指企业和居民在金融环境变化以后,金融需求发生了改变,选择其它的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产品。信贷的被动退出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因:一是银行业自身竞争力出现问题,如客户战略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二是银行产品与其它金融产品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客户从其它选择下可以降低机会成本。
无论是主动退出还是被动退出,从本质上看,信贷退出是要解决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 性问题,是对信贷合约的期限修正和风险机制的补充。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金融交易成本越来越小,资产流动性越来越高,银行只有通过建立 退出机制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信贷退出的问题是银行流动性问题的直接反映,在一 定程度上是由信贷产品自身的缺陷造成的。银行贷款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和信息不透 明。高度专业化决定其高成本,信息不透明决定了不可观察的转让难度,最终决定了一 个统一的信贷市场很难形成。正因如此,在参与成本日渐降低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只有 通过完善信贷退出机制,增加信贷资产的事后流动性,促进银行投资的多元化,才能保 证银行的生命力。
从历史上看,信贷管理思想大体上是按照银行取得流动性的方向演进的。最早出现的 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真实票据论”,其社会背景是金融产品稀缺,流动性不足,银 行发放的贷款是短期的“自偿性”贷款,而且必须以商业票据(真实票据)作为贷款的担 保依据。以后出现了“可转换理论”,以凯恩斯理论为依据,在国家财政主义盛行的条 件下,出现了大量的债券特别是短期国债,不仅提供了金融产品的流动性,也提供了贷 款的替代品,银行可以通过债券的交易来取得资产的流动性,银行信贷业务也相应地从 只从事短期贷款扩大到债券与长期投资。“预期收入理论”是信贷管理思想演进的第三 个阶段,以弗里德曼和莫迪利安尼提出的“持久性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假说”为基 础,把银行信贷产品的回收纳入一个生命周期过程,为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与不动产投资 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这之后,商业银行的资产管 理理论由于信贷资产流动性的限制而止步不前,流动性的取得向负债方向发掘,这样信 贷管理逐步转向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出现了资产与负债相匹配的以期限原则为核心的流 动性管理思想。而信贷退出是信贷管理思想的又一个阶段。它是以Merton(1995年)提出 的“金融功能观”为基础,是在金融市场发达,参与成本与交易成本下降的前提下,促 使银行充分利用金融市场的产品和创新,发挥混业专长化和人力资本优势,主动进行信 贷退出从而比较有效地解决了信贷资产流动性问题。
二、信贷退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银行信贷退出的主要因素有:作为金融竞争主体与参与主体的银行与金融市场; 作为信贷客户的企业与消费者;作为进行宏观调控掌握价格信号与信贷政策导向的政府 与中央银行。
银行与金融市场主要是通过竞争的方式产生作用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优胜劣 汰的退出机制是竞争的结果。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地位,是银行信用评级的主要依据 ,其融资能力也会从其资本结构中加以反映,表现为从资本市场融资对银行信贷的替代 。另外,企业抵押资产的质量和价格也是影响信贷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作为生产资料和 抵押品的地产价格的变化,往往是形成风险导致信贷退出的原因。对于提供银行资金来 源的居民来说,其收入与消费水平,以及其投资渠道也是影响银行业务的重要因素,居 民财富的积累,能促进金融体系的分化,产生更多的金融需求,促进银行与金融市场的 发展,起到了对金融产品创新的催化作用,并间接影响企业融资的成本与形式。最后, 政府与中央银行的行政干预和宏观调控也形成对银行业务的指导和制约,特别是在银行 走向市场化之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变化,都会导致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 ,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对国家产业政策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进行预期,以保持一致性 。 (一)以资产组合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信贷主动退出因素分析
在以市场套利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信贷原则下,有关信贷的主动退出研究成为商业银 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更加完整,由重视进入到重视过 程管理、存量管理,最后到退出管理,信贷风险有了完整的化解思路和方法。为了适应 这种变化,银行内部的信贷风险评估机制在银行的管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 使许多大银行不断建立新的制度以提高贷款的质量、加强贷款组合的监控和信贷定价与 利润的分析。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日益注重资产结构多元化,在风险与收益间找到一个平衡 点。事实上能够把收益与风险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的是资产组合理论、市场套利理论等 。它们都讲究把银行的资金投放多元化和组合运用,强调资产收益和风险的统一。正是 据于这种理论。在银行监管逐步放松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业务正在从单一的信贷产品扩 张到整个货币与资本市场,任何新兴的金融机构的出现都无法动摇其以雄厚的实力所支 撑的市场地位,这不仅在于银行业历史上形成的“先入为主”的金融优势,更是因为适 应变化进行金融创新的“学习效应”,这是银行业能保持其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其结果 是,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不断萎缩,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
银行投资机会成本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银行对信贷存量效率与效益的关心 ,从而强化了对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要求。
金融市场发展和投资的多元化本身,有利于在技术上使信贷业务的管理也能有更多的 依据,在面对金融市场利率、汇率和流动性风险等系统风险时,可以灵活调整信贷期限 与规模达到避险的目的,或者通过其它投资来“对冲”风险。
金融市场的变化使银行对宏观经济面、产业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变化更为敏锐,银行应 用生命周期理论、行业景气分析和财务诊断的技术更为成熟,从而有利于银行对客户风 险进行判别,从高风险的客户中退出。
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完善,有利于银行根据居民的预期收入和 信贷记录判定其还款风险,在适当的时期选择退出。
银行的风险退出还来自于国家的产业政策与宏观调控。作为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 的传导主体,商业银行的信贷退出是规避政策性风险的反映。
(二)以银行竞争力和客户战略为核心的信贷被动退出因素分析
信贷被动退出主要是从客户流失的角度来分析的,是银行自身竞争力的动态体现。最 常见的形式有:(1)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出现的所谓大企业 的“脱媒现象”,究其本质是一种企业由银行信贷的退出,是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竞争的 结果。(2)“提前还贷”现象,消费贷款在没有到期的情况下,出于利率、收入和投资 成本的考虑,消费者提前结束与银行的还款合约,体现了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理财意识 的提高。(3)银行之间的竞争导致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在某一局部表现为企业与消费者 的改换门庭的被动退出。(4)信贷的被动退出也可能来自于政府与中央银行的主动强制 干预,如江苏“铁本”事件,由于违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而被政府强制退出 ,相应的银行也受到了损失。
从另一个角度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银行的客户关系也存在间接 的影响。对银行来说的被动退出,往往对于企业和居民则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因此,它 要求动态的跟踪与反映客户的需求变化,防止客户的流失。在面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内 激烈的竞争,银行原有的市场份额必然受到冲击。只是在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银行市场格局的形成与相对稳态已经是经过长期市场竞争的结果。而在我国当前形势下 ,银行信贷的被动退出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完善,以及银 行业内的开放的速度与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信贷的被动退出集中和深刻地反映 了银行的竞争力和金融创新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在宏观经济变化时候,利率、汇率、 消费价格等市场价格信号的变动对银行客户群体的冲击。
(三)信贷退出“锁定”因素分析
所谓信贷退出“锁定”,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退出时遇到了困难,影响了信贷退 出的实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出现了事后垄断问题,类似于“To Big to Fail ”的“敲竹杠”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银行之间的竞争导致对借款人的事 后“锁定”,使银行自身失去退出的动力。在激烈的竞争下,银行业一方面在业内通过 适度限制竞争来降低维系关系型借贷成本,增加关系型借贷的收益;另一方面为了应付 资本市场竞争特别是对距离型客户的争夺,将更加注重于关系型借贷的维持(Boot and Thakor,2000年)。其结果,银行业为了维持其信贷的占有率,而对客户“锁定”,形成 信贷的软约束。(2)借款人的资产专用性过高形成的事后“敲竹杠”行为,使银行信贷 退出成本过高而放弃。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能在银行中融资并生存下来的客户有两种 ,一类是效率高的企业,另一类是债务规模大的企业,资产专用性较高的债务可以起到 事后“敲竹杠”的作用,阻碍银行的退出。(3)银行缺乏“可置信的威胁”手段。如由 于《个人破产法》的缺失使得银行在催款时缺少有力手段保证,另外对国有企业在面对 大量的政治和社会成本时,信贷退出也往往受到限制。(4)信贷合同在期限上受到经济 波动周期的“锁定”,信贷周期滞后于经济周期导致信贷期限结构的不合理。发达国家 的信贷周期是领先于经济周期的,而我国由于政府干预,信贷平均期限较长,存在严重 的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信贷退出存在期限上的“锁定”机制。
除此之外,退出渠道不畅也是信贷退出难于有效实施的原因之一,金融创新不足,资 产证券化行为无法实现;资产严重缩水后的银行“套牢”,抵押担保无法变现。出于社 会成本与政治成本的考虑,使银行信贷退出无法实施,主要是由于政府考虑的税收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目标与银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发生冲突导致的。
从我国当前状况看,信贷退出“锁定”是困扰信贷退出的核心问题。从信贷主动退出 看,无论是从《贷款五级分类》中分析得出,还是从其它偶然不确定性事件导致的信贷 风险结果,信贷退出决策都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而这是风险决策体系所不能顾及的。 而从信贷被动退出看,客户的流失正是目前我国银行缺乏竞争力的体现。
三、我国银行信贷退出应采取的对策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信贷退出显得十分迫切,这是因为:(1)经过转轨期的发展,我国信 贷资产中,中长期资产占有较高的比重,一旦以“强迫储蓄”为模式的融资途径在资产 多元化下出现了问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就会进发出来;(2)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 的影响,促进了银行与保险业、证券业的融合,银行资产的存贷比必然会随着资产多元 化而下降,我国当前的存贷比大约在70%以上,而发达国家仅有50%左右,资产组合的调 整和金融产品的创新要求从银行信贷资产中退出较大的空间;(3)我国国有银行的客户 主要是国有企业,不论是由于产权情结还是竞争的需要,银行与企业之间容易形成关系 型贷款造成的“软约束”,使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受到阻碍;(4)从信贷技术的角度 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重新诠注了信贷退出的意义,对原有的信贷依据标准信贷合约 的作法进行修正和改进,以状态合约取而代之,增加银行适应现代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 能力。为此,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新的以信贷退出为主的管理理念,积极进行相应的调整 。
首先,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一是提高对国家的宏观调 控和产业政策的敏感性和反应力,通过资产组合的灵活调整,降低信贷的风险。二是要 把政府作为借款人纳入一般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分析,在经过长期的政府主导经济发展 之后,政府信用在某些地区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债台高筑,存 在较大风险。三是政府干预和保护是信贷退出“锁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银行要注重与 政府之间的谈判,找到一条“双赢”的渠道,解决信贷退出的难题。
其次,银行之间要制定差别战略,开展特色服务以避免同一地域、同一种业务的过度 竞争。已有的研究表明,银行之间的过度竞争,会弱化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使 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被竞争压力“锁定”,银行以信贷退出为策略行为的威胁变得不 可信,“用脚投票”的退出机制无法得到执行,从而减轻借款人的还款压力,放大借款 人的道德风险。这就要求银行与银行之间要加强合作,鼓励以兼并、重组的形式来保持 适度的竞争。
第三、信贷退出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信贷退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一个前提是 各信贷市场的参与者都是能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竞争主体,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来 保证。对于银行而言,要理顺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从制度上确定混业经营的金 融模式,保证银行信贷退出的渠道通畅。对于普遍居民而言,要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 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如《个人破产法》,从而对银行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合理的保护 ,减少由于法律不健全而产生的赖账行为。要通过法律、法规对政府信用进行约束,以 避免产生信贷的“软约束”现象,把某些领导意志和个人行为转化为金融风险。
第四、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退出重心应放在解决信贷退出“锁定”问题上。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不良信贷资产规模较大,而且由于种种原因阻碍了银行 的信贷结构调整,使银行面临着较严重的经营风险。因此要积极构建信贷风险评估体系 ,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退出中的难点和阻力以更好地实现信贷资产存量的调整。
【参考文献】:
[1]Arnoud W.A.Boot and Anjan V.Thakor 2000“Can relationship Banking Survive Competition”Journal of finance No 2 April 679-713
Ben S.Bernanke,(1983)“Nonmonetary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vol 7 3,No3 257-276
Luigi Zingales(1998)“Survival of the Fittest or the Fattest?Exit and Financing in the Trucking Industry”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LIII,No.3 June 1998
Gabriel Jimenez and Jesus Saurina(2004)“Collateral,type of lender and relationship banking as determinants of credit risk”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8,2191-2212
Robert C.Merton,(1995)“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Financial Management,Vol,24,No.2,Summer 1995,23-41
姜建清:《信贷理论退出与实践》,《金融研究》2004年第一期。
张维迎等:《经济转型中的企业退出机制-关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林的一项经验研 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十期。
以上就是关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退出的内容,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银行管理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