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期货市场论文

国际期货市场结算担保金制度的比较

编辑:

2014-03-20

二、我国期货市场结算担保金制度的实证研究

成立于2006年9月的中金所是我国第一家引入结算担保金制度的期货交易所。由于在本文的写作阶段,股指期货合约仍处于仿真交易阶段,因此利用简易法、压力测试法和风险价值法对沪深300期货结算担保金的分析是基于2007年第四季度(10月8日至12月28日)的仿真交易数据。

(一)结算担保金的简易法。假定中金所需要在2007年12月28日收盘后基于简易法预测2008年第1季度的结算担保金总额,中金所2007年第四季度沪深300日均交易保证金为4141818万元,根据中金所现行规则,结算担保金总额是交易保证金总额的8%,即为33.1亿元。

(二)结算担保金的风险价值法。风险价值的结算担保金算法主要涉及未来持仓金额和期货合约风险价值估算两部分:第一,未来持仓金额的估计。台湾期货交易所于2004年建立了期货市场持仓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其中,期货合约总持仓量的自然对数为因变量,时间趋势变量、非交易时段与交易时段的期货价格波动率和股价指数波动率、定价误差幅度及持仓量与总成交量自然对数的滞后期为自变量。由于中金所的仿真交易时间有限,数据量有限,无法通过模型来预估指数期货合约的每日持仓金额,本文基于谨慎性原则选取2007年第四季度最大持仓数据作为未来持仓金额的估计。第二,期货合约风险价值方法的选择。风险价值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很多,笔者在2007年基于方差——协方差和蒙特卡罗模拟的风险价值方法实证研究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金属铜和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1号的动态保证金,经检验,波动率模型假设为EGARCH,收益分布假设为T分布的风险计量模型可以准确的定量我国期货市场的风险状况。为此,本文采用EGARCH-T模型计算期货合约的风险价值,结算担保金需涵盖未来5天价格波动,25%持仓违约的情况,置信度为99%。假定中金所需要在2007年12月28日收盘后基于风险价值法预测2008年第1季度的结算担保金总额,预估的持仓金额是20604214万元,根据EGARCH—T模型计算而得一个交易日的风险价值是1032147万元,五个交易日的净风险价值为2095666万元,则结算担保金总额是五个交易日的净风险价值的25%,即52.4亿元。

(三)结算担保金的压力测试法。香港的结算担保金总额能够覆盖市场连续20%的涨跌幅及25%的持仓发生违约情况下的风险。考虑到中金所现行的10%涨跌幅、6%熔断的价格限制制度,本文考虑让结算担保金可以覆盖16%的单边涨幅或跌幅,违约率仍假设为25%。假定中金所需要在2007年12月28日收盘后基于压力测试法预测2008年第1季度的结算担保金总额,预估的持仓金额是20604214万元,则:担保金总额=(预期持仓总金额×0.16一期货保证金)×25%=77.1亿元。

三、结论与建议

期货结算担保金制度在我国期货市场刚刚建立,与国外期货市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完善空间。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结算担保金制度的相关规则,并以简易法、压力测试法和风险价值法实证研究了沪深300市场结算担保金总额,得出的结论第一,简易法作为计算方法本身,相对于压力测试和风险价值方法缺乏严谨性,中金所现行的8%比例过于主观,缺乏理论及实证的支持。简易法计算而得的担保金实证结果也低于压力测试法和风险价值法的计算结果,这可能无法满足一个新生市场控制风险的需求。我国期货市场的结算担保金制度应以风险价值方法为基础建立。利用风险价值方法,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动,随时监控当前的结算担保金总额的适足性。第二,我国期货市场的结算担保金制度应以月为周期重估担保金总额,缩短结算担保金调整的周期有助于交易所更好的评估市场风险,特别是在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初期,更应该提高估算的频率,测试和检验风险价值的相关参数。

相关推荐:

浅议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绩效问题(参考)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