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10-07
7.利用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洗钱。
(三)与国外相比,洗钱在我国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公职人员利用各种渠道洗钱的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国内贪污****公职人员洗钱不断发生,这类洗钱犯罪的案例和数额已经远远超过了黑社会组织。贪官们通过各种途径给自己贪污受贿的黑钱披上合法收入的外衣。之后,不仅可以公开挥霍和享受这些非法所得,还可用来投资和进行再增值。其洗钱的发展速度已超过了传统的洗钱。
一些公职人员在贪污受贿后,自己“下海”或通过亲属“下海”办公司或炒股,以掩盖不正常暴富的原因;或与企业勾结,将非法收入转成企业账户上的“合法”收入,实现对“脏钱”的清洗。
存取、搬运和藏匿大额现金是洗钱的重要渠道。经手大额现金是洗钱犯罪的一个突出特征。对犯罪分子来说,用不具有个人特殊标记、无法追索交易痕迹的现金漂洗非法所得,可以在实现财富占有的同时掩盖犯罪事实,因此被不法分子视为洗钱的便利渠道。在国外,现金的使用受到严格的限制,如在美国,大面额现钞基本不在国内的零售渠道流通,涉及大额交易的大宗购买或大额消费多采用信用卡结算。在我国,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广以“三票一卡”为主的银行结算方式,但目前现金结算还是个人消费使用最多的结算方式。而且,我国的结算制度主要是针对现金支取,现金收存几乎不受限制。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施虽然对犯罪分子有一定威慑作用,但是由于个人使用现金所受限制极少,从而使得存取、搬运和藏匿大额现金成了洗钱的重要渠道之一。
通过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洗钱呈发展趋势。使用票据结算和转账结算是结算发展的趋势。
我国目前企业间除小额零星收支采用现金结算外,其他一律采用票据和转账结算。由于注册各类企业并且开立银行账户非常容易,有些专门为转移资金而成立的公司或开立的账户屡见不鲜。在现金使用愈来愈受限制的将来,通过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短期内转移巨额资金并使之从形式上合法化,无疑是洗钱分子的首要选择。这就是说,通过银行的支付结算进行洗钱在我国应引起重视。
三、洗钱犯罪对我国的危害
洗钱不仅破坏我国的金融体系,影响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
(一)动摇社会信用,诱发金融危机,威胁国家的安全
反洗钱的实践表明,金融系统是洗钱犯罪分子利用的主要通道。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的企业,信用是其“生命线”。但是如果有消息披露某银行被洗钱分子利用,公众将对该银行甚至整个银行系统的信用产生质疑,动摇银行的信用基础。另外,由于洗钱活动的资金转移完全脱离了一般的商品劳务交易的特点,其资金转移完全受洗钱的需求所制约,因此,资金的流动毫无规律可循,洗钱很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如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
被关闭,其广泛地参与洗钱活动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会带来金融体系不稳定,金融危机的产生必然带来经济的混乱,进而造成政治上的混乱。
另外,无论是基地组织还是东突等恐怖组织,都需要资金支持,这些资金的转移都是通过洗钱完成的。洗钱已成为反政府组织、国际恐怖组织等获得资金的重要渠道。这本身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
(二)造成资本外逃,使****资金转移境外,导致社会财富流失
美国的非法收入经过清洗之后,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仍汇集在美国境内。而我国的非法资金经过清洗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单向流向境外。国际上计算“资本外逃”的最普遍方式是贸易顺差加资本净流入与外汇储备总额增加值之差。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的“资本外逃”数额已经排世界第4位,仅次于委内瑞拉、墨西哥和阿根廷。我国的资金严重匮乏,大量的资金外逃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贪污****和洗钱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一些已经暴露出的案例来看,****分子侵吞社会财富的途径为:把贪污****得来的钱转移至境外,再利用我国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以外商的身份回国投资。这样,形成一个权力与金钱互相依存的、里应外合的洗钱链,从而实现对国家和社会财富的赤裸裸的循环侵占。
(三)助长刑事犯罪,破坏社会稳定
如果洗钱过程非常顺利,就为犯罪分子的下一次犯罪提供了资金支持,将会进一步刺激犯罪分子的犯罪欲望。比如黑社会就通过洗钱为其发展寻得了掩护资金,这样就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从而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不安定因素,扰乱社会秩序。
四、金融业反洗钱的难点
(一)金融环境不规范,金融秩序尚待完善
随着金融机构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经济利益的多元化,进而引起竞争的白热化。为了多争取储户和存款,很多银行都程度不同地通过放宽开户条件,直接或变相提高利率,放松支取管理制度等各种手段吸引客户、扩大业务、吸收存款。在这样的状况下,银行是见钱就揽,有钱就收,而忽视了对钱的性质和来源的了解。甚至有的明知该钱的来路有问题,但仍佯装不知,帮助其转款或做其他处理。所以在金融秩序混乱的地方,很难有效地预防和查处洗钱活动。
非法的民间借贷组织是洗钱的又一渠道。目前,不仅在经济发达地区有私人“地下钱庄”
存在和运营,在经济欠发达和落后地区也有从事非法集资借贷活动的“地下钱庄”存在。有些地区还有地下钱庄性质的“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些组织甚至享有比银行更为宽松的政策,在开立账户、吸储、提供转款服务等方面比银行更为灵活。此外,地下钱庄和民间的合作基金会运作都很不规范,对于存款和出入账户的资金都不会进行审查。虽然这些机构在经营风险上要比银行等金融机构大,但在逃避司法查处风险上却要小得多。因此已经成为重要的洗钱渠道。
(二)部分金融机构的经营者对反洗钱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些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尚未认识到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还糊涂地认为反洗钱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我们国家没有必要跟风,否则会造成失去大量客户的风险,而在有些地区确实存在哪家银行管理严,哪家银行流失客户的情况。
因此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经营者睁一眼、闭一眼,对反洗钱工作反应麻木。
事实上,反洗钱工作已经关系到了经济运行的安全和国家声誉。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是资金流动的载体和媒介,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进行现金交易、账户往来、离岸业务、贷款等将非法所得合法化,客观上使银行做了整个“洗钱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和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有效掩体和重要渠道,有的甚至成了洗钱的机器。洗钱不仅损害了金融体系的安全和信誉,而且对于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风气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洗钱犯罪活动也呈现全球化趋势,增加了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的难度。因此,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要求各国银行对国际反洗钱予以配合,并将其作为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条件。目前,一些国家已将我国银行业的反洗钱情况作为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并将我驻外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作为监管重点。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已与我国商谈反洗钱问题。
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要求把我国银行业反洗钱的开展情况列为一项重要报告内容。因此,做好反洗钱工作关系到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声誉,关系到树立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三)金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强,存在道德风险由于金融机构和网点猛增,使得各金融机构无法严把从业资格的关口,接收了大量未经过专业训练、业务素质欠佳的进入金融从业队伍。他们当中有些人教育程度很低,虽然自己可以做到不违法、不犯罪,但由于没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即使面对可疑的金融交易或者明显与洗钱有关联的交易,也难以进行辨别。
另外,在一些地方,金融系统的领导重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轻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和操守教育。结果在这些金融机构里,部分工作人员因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在金钱、美色面前失去了立场,陷入了违法犯罪的泥潭。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章不循、有制不遵、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结果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实施洗钱等金融犯罪轻而易举,根本无法有效防范和查处洗钱。
(四)反洗钱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有些规定操作性不强
从我国打击经济犯罪的实际情况来看,对金融诈骗、侵占、骗税、骗汇贪污、受贿等严重经济犯罪的侦办,目前仍处于一种较为被动、滞后的状态。经侦部门经手的大案要案大都是由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发现问题后反映出来的,而由金融机构主动发现线索或在案犯作案过程中予以查获的寥寥无几。同时,大量案件的事后调查表明,巨款都是通过各种金融机构、在不受任何监控的情况下被转移到境外的。因此建立金融机构大额可疑资金报告制度等反洗钱措施十分迫切。
(五)在国际反洗钱合作上存在一定难度
国际反洗钱的法律框架虽然比较完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洗钱资金难追还。
当跨国洗钱活动已经完成,追缴洗钱资金只能通过国际司法合作来解决。普通的国际司法合作因为受到各国国内法的种种制约,常常致使洗钱款项的返还难以实现。司法协助机关可能无权扣划账户(但美国可以根据《爱国者法案》,扣划该国在美的金融机构账户);由于洗钱过程复杂造成根据普通民事程序举证困难,有的国家实行追缴的洗钱资金分享的制度,造成难以达成司法合作等等。总体上讲,洗钱资金的追缴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其二,跨国洗钱信息难采集、情报不易交流。这是因为国际反洗钱的法律体系需要和各国的立法达成一致,而各国的国内立法存在不少与这一框架不适应的规定。特别是在反洗钱信息采集和情报交换方面,商业机构需要识别客户的真实身份,前提是客户以真实身份开立账户。但有些国家的银行法并不要求真名开户,这就使国际反洗钱的链条可能发生断裂;另外很多国家商业银行法都规定了严格的保密责任,银行不能随意披露客户信息,否则构成侵权。这就需要在立法上明确银行披露客户信息的标准,使得可疑交易报告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此外,立法还要赋予国内反洗钱监管机构情报交流的权力。
建立健全完善的反洗钱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银行系统将在其中承担重要责任。
尽管金融业的反洗钱工作在我国还有众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但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2002年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行长参加的全国反洗钱工作会议,会议印发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规章制度征求各商业机构的意见。戴相龙行长也对中国银行业的反洗钱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人民银行各分行和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在年内建立反洗钱的组织机构,并对员工进行反洗钱知识培训。中国金融业反洗钱工作的序幕已经拉开。
那么关于金融业反洗钱问题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标签:金融研究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