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公司研究论文

关于EVA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编辑:

2014-02-17

二、EVA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评价

(一)EVA的优点。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相比较,EVA有三大优越性:

第一,EVA更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业绩。从上面EVA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EVA并不是完全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而是基于会计利润对相关报表项目调整后的经济利润。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作为企业一定时期的业绩指标,经济利润比会计利润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EVA能够有效降低代理成本,积极推动公司激励机制的改革。在EVA体系下,公司管理层除了要用公司一定的资本额尽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外,同时还需要控制所使用全部资本的成本。只有这样,管理层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降低代理成本。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司管理层的薪酬计划也是基于管理层所创造的EVA。即以EVA增长率乘以一个百分比(相当于一个奖励系数)作为奖励;相反,如果EVA增长为负数,则给予一定的惩罚。可见,这无疑能够积极推动公司约束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三,EVA能够动态地反映企业创造的价值。在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里,MVA能够较好地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用公式可将其表示为:

MVA=企业市场价值-资本账面价值

假设公司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则:

MVA=股权市场价值-股权账面价值

通过前面对EVA的分析,可将MVA和EVA有机联系起来,则:

即:上市公司市场增加值等于其未来预期经济增加值的现值。可见,经营者要为股东创造价值,必须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证EVA足够大;否则,会导致公司价值毁损。

第四,EVA能够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当企业整体实施EVA体系后,EVA管理体系和激励制度能够改变企业文化。因为EVA为不同部门的经理和员工提供了一个共通的语言,便于各部门沟通与合作。

(二)EVA的局限。尽管EVA有着传统业绩评价指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局限。

1、计算较为复杂。为了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在计算EVA时必须对有关会计信息调整。调整项目越多,其计算结果就越客观。目前,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调整项目达到160多种,这无疑就增加了计算EVA的复杂性和难度,从而妨碍了EVA的广泛实用性。

2、EVA无法解释上市公司内在的成长机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反映的是市场对企业成长性价值的预期。但是,EVA主要是对企业过去某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可能排除了企业经营者用来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机会的信息。调整的结果是:一方面使EVA比其他指标(如ROI)更接近企业真正创造的财富;另一方面也降低了EVA指标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

此外,EVA系统在企业的战略业绩评价、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程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本质还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调整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它无法提供诸如产品、员工、创新等方面的过程信息,无法揭示业绩评价指标与公司战略之间的关系。再者,EVA的适用范围有限。对于那些研发费用和人员培训费用投入较高的高科技行业企业来说,不宜采用EVA业绩评价体系。由于产品研发和人员培训的效果并不一定在费用付出当期能够体现出来,而必须要到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所以这些企业用EVA体系衡量企业当期业绩的结果势必会令人很失望。

三、我国企业运用EVA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企业运用EVA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善以及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使我国企业运用EVA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且很多企业已经实施EVA业绩评价体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EVA理念的认识比较模糊。虽然我国已有许多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实施了EVA业绩评价体系,但其中有相当部分企业简单地认为EVA就是经过企业财务部门进行会计利润转变后的数值,然后将其作为当期业绩评价指标。这种认识并没有把EVA上升为企业价值管理体系,容易导致企业高管层决策时的短期行为。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以国有产权为主导,形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往往企业经理层不是通过外部经理市场产生,而是通过行政或行政干预产生的。因此,经理人员更为注重的是在其任职期内的公司业绩,而忽略了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

2、实施EVA方案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国内一些企业在计算EVA时,没有按照EVA的理念进行相应调整,而是直接用财务数据或行业数据加以代替。例如,以净利润指标代替NOPAT;以净资产代替TC指标;以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代替WACC。结果EVA失去真正的业绩评价意义,特别是在我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3、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员工广泛接受程度不够。从国内实施EVA的一些企业看到,企业真正实施EVA的时间较短,并且对管理层和员工的培训不够深入,对不同部门的培训内容也缺乏针对性。结果就只有公司的财务部门对EVA的计算方法认识比较充分,而其他部门和员工对EVA的认识不足和接受程度不高。

(二)我国上市公司有效运用EVA的对策建议。针对EVA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本身存在的局限,在借鉴国外成功实施EVA体系企业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要能够长期有效地运用EVA业绩评价体系,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