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保险学论文

关于商业寿险公司开拓企业年金市场

编辑:sx_chenl

2016-10-18

本文讲述了关于商业寿险公司开拓企业年金市场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赶快仔细阅读下吧。

1 引言

随着“多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在我国的确立,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其发展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大力发展企业年金不但是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硬件设施。截至2002年底,我国有17000多家企业的650多万职工参加了企业年金,积累的资金已达500亿元。但总体来看,企业年金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预测,随着企业年金市场启动后,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面对这样一个新兴的市场,各金融机构都在厉兵秣马,争取在这个潜力极大的市场上分一杯羹。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企业年金市场是需要各家商业寿险公司通盘考虑,认真准备的新课题。

2 开拓企业年金市场的环境分析 1 政策环境

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中正式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规范为企业年金,进一步明确了对发展企业年金的支持态度。至此,企业年金的发展逐步升温。虽然目前我国还缺乏统一规范的企业年金法规和明确的税收优惠措施,企业年金基金运作的外部法律环境也有待进一步健全,但是政府已经明确鼓励保险行业成为企业年金市场的中坚力量,在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之下,有关企业年金的相关立法工作相信不久就可以完成。 2 企业年金市场的供需环境

根据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结构调整的目标,基本养老预期保障水平的减少将会增强个人老年风险自保意识,从而为其他补充形式的保障模式释放较大的需求空间。同时,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确立使企业认识到发展企业年金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劳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企业年金计划。根据2001年太平人寿对企业年金需求市场的调研显示,目前对企业年金计划有需求或潜在需求的企业团体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是以电力、电信、石化、银行等行业部门为代表的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第二类是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第三类是受国外母公司影响的跨国企业和三资企业;第四类是成熟的大中型民营企业。

但由于历史和制度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企业年金产品,企业年金计划主要由寿险公司和国家社保管理机构来提供。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企业年金计划应主要由寿险公司、私人行业管理机构、金融机构(主要是证券公司和银行)来管理,或者直接由企业建立并经营。国家社保管理机构经营企业年金,国家必须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和最后支付承担责任。国家由后台走向前台,加重了国家的保障负担,也有悖于世界社会保障私有化管理的潮流。企业自行管理则可能因为缺乏相应的投资管理经验而使基金受损。因此二者都不能代表企业年金的发展方向。企业年金应由包括寿险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进行经营管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寿险公司所提供的企业年金计划实质上大多是一些具有养老保险机能的团体分红/投资连结保险,同时在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3 寿险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环境

我国的寿险业务自恢复以来一直呈高速度增长态势。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加,寿险公司的业务量增幅有所减少。时下一直热销的银行保险由于银行拿走了大部分利润分额,寿险公司实际获得的利润十分有限。同时,我国低技术含量的银行保险还随时都有被银行长期存款业务所取代的风险。加入WTO后,寿险公司还要面临外国同行的竞争压力。因此,寿险公司开拓传统业务的难度将越来越大。传统业务资源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被开发殆尽。而企业年金业务却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开发占领该市场,就能顺利实现寿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迎来寿险业务的第二次高速发展时期。 4 寿险公司的比较优势和竞争环境

一般认为,寿险公司在进入企业年金市场方面具有如下优势:雄厚的精算技术力量;强大的销售能力;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年金产品;具有管理长期资产与长期负债匹配的能力;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年金计划设计、账户管理、投资等在内的一揽子服务。世界各国职业(私人)年金计划的发展经验也说明:寿险公司往往是年金基金的首选经办机构。结合我国实际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来,国内寿险公司加大了产品创新的力度,投资联结保险、万能保险和分红保险相继出现。这些寿险产品的设计更加注重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寿险公司对客户个人帐户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费率和年金领取金额相对灵活。这些条件使寿险公司在管理DC型企业年金计划时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

在开拓企业年金业务方面,寿险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外国寿险公司。由于对银行混业经营的限制,目前银行还仅以基金保管人的身份涉足企业年金市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总体上还没有发育到自由和成熟的阶段,证券投资基金尚处于试点之中,基金公司发挥的作用有限。在对风险的规避与对高回报率的追求方面,安全性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企业年金基金目前还不能通过二级金融中介机构大举进入资本市场。选择寿险公司来经办应该是时下比较稳妥可行的办法。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也将是企业年金的理想经办机构。

3 商业寿险公司开拓企业年金市场的主要途径

国外寿险业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介入企业年金领域。 1996年,美国私人管理的养老金计划总资产的25%投资于人寿保险公司。美国安信保险金融集团是美国最大的401(K)计划提供机构,该集团在美国管理的雇员退休计划超过300万计划成员。2000年加拿大寿险总保费的25%来自于年金产品,达到 253亿加元。从国际经验来看,商业寿险公司在企业年金的方案设计,筹资、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以及养老金给付等几个价段都可以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寿险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参与企业年金市场。 1 保险合同模式

企业年金发起人可以直接同保险公司签定合同,由企业和职工定期向寿险公司缴费或由企业直接为员工购买寿险公司的养老型产品的方式为企业员工提供养老保障。这种方式是目前保险公司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的主要途径。寿险公司所提供的养老型保险产品主要是传统团体寿险和眼下正在热销的万能保险、投资连结团体寿险。后者是寿险产品的创新,兼有保险和证券投资的特点。它可以让客户获得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的投资帐户的投资收益,同时也可以为客户提供权益报告,多种途径帐户查询、变更、投资转换等服务,特别适合于中小型企业和DC型养老金计划。但传统寿险业务也不能忽视,该产品不强调个人帐户管理,为受益人提供统一的定额养老金,比较适合大型企业的DB型养老金计划。 2 帐户管理人

企业年金个人帐户管理工作是资本密集型的工作,它要求管理者能够提高客户化的信息,高效率的服务和低管理成本。同时在信息时代,帐户管理对于计算机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愈加突显。这些要求都远非一般企业年金计划发起企业所能承担的。寿险公司近年来经营投资连结产品,积累了个人帐户管理经验。许多保险公司还拥有高效率的年金管理信息系统甚至自身的计算机网络体系。这些条件为保险公司提供帐户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日后提高能够全面的捆绑式股务提供了良好的依托平台。 3.3投资管理人

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年金运作的关键,它主要通过基金的投资管理来实现。寿险公司在基金投资管理方面的优势可以为发起企业提供投资建议,具体负责资产的投资组合策略,从而弥补发起企业投资知识匮乏的不足,更好地完成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4 受托人

目前,英美等国家的企业年金计划大都采用养老信托基金的方式来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和个人缴费所形成的资产交由受托人管理,收益人为养老金的给付对象。信托方式具有管理成本低,形式灵活的特点。商业寿险公司一旦成为企业年金计划的受托人,就可以为发起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既可以直接负责行政管理和投资管理,也可以委托其他金融机构来代行其职。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寿险公司未被允许作为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参与该领域的投资。因此,寿险公司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和受托人身份承担相应的委托管理业务尚存在法律障碍。但随着法律的修改和完善,对混业经营的逐渐放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寿险公司就可以涉足上述领域。为此,寿险公司应早做准备,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务质量。

4 对寿险公司开拓企业年金市场的措施建议 1 强化产品开发设计,提高产品的灵活性

目前市场上的养老型寿险产品同构率较高,产品设计的灵活度较差。在年金产品的设计方面,必须顾及到不同企业的需求千差万别,同一计划中的个人风险偏好也不尽相同。寿险公司的产品开发应不断适应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为企业“量身度做”年金产品的能力。以美国安信保险为例。该公司为香港强积金提供信托、行政和投资管理服务时,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提供不同系列极具灵活性的分类计划,包括安信强积金200系列、 600系列和800系列等。其中 800系列是适合大型企业的,由 12个基金组成,分别属于保本、保证、保守、平稳和进取的投资组合。国内寿险公司在企业年金产品的灵活性开发方面应在如下方面下工夫:

(1)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投资组合选择。

(2)增强个人帐户的可携带性,方便人才的合理流动。

(3)为进入年金受领期的员工提供多种给付方式。

(4)为DB型计划增加抗通贷膨胀的设计。 2 加速自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

目前国内对于企业年金经办机构的资格认定方案还未出台,但毫无疑问的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金融企业才最有可能获得经办资格认定。国内寿险公司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速规范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和监督稽核机制,更好地完成企业年金经办人的工作。 3 加速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对企业年金理论的研究工作。

企业年金由于为老年生活提供保障,因此不同于普通商业保险产品。经办企业年金业务需要社会保障,证券投资,个人帐户管理,保险精算等多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国内的寿险公司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比较匮乏。同时,寿险公司对企业年金市场和商业年金市场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应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年金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对现有人员进行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以有效提高企业年金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5 利用现有客户资源,打造公司品牌

企业年金不同于强制性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和员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企业年金经办机构。为了更多地吸引客户,商业寿险公司应着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为此不但要制定实施长期,系统的竞争战略,依靠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的综合实力来赢得客户;更重要的是在公众面前竖立起具有社会亲和力的企业品牌形象。鉴于养老产品对基金安全性的倚重,在影响力的品牌应该给公众一种“稳妥可靠”的印象,而不仅仅是“不断创新”“业绩优秀”的广告式说词。寿险公司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巩固发展现有的客户资源和团体寿险的市场地位;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加大管理透明度;降低管理费用等方面。

6 利用自身信息系统和网络资源,提供围绕企业年金的综合增值服务

近年来,各大寿险公司都建立和完善了各自的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寿险公司应充分利用这些系统资源,通过内部IT资源整合,同时结合公司的全国机构网络,建立起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围绕企业年金的运作,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方案设计、帐户管理、精算指导、投资管理、信息查询等一揽子增值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商业寿险公司开拓企业年金市场的内容,希望给予大家帮助。

相关推荐:

关于拓展产险业社会管理功能

论保险业:声誉、功能与监管  

标签:保险学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