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优秀教师师德演讲:做有德行的教师

2012-07-09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教师“养德”的关键,还是要坚持学习。在学习中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师德因奉献而香。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的名字叫陆永康,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位民办教师。因从小残疾,别人学走路的时候,他却只能学跪。二十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漫长的跪着教书的生涯。三十六年来,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跪行于深山巨谷之中,跪行于大山中的教育小道上,用不灭的精神支撑起大山深处对教育的信念。汶川地震中舍生忘死,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学生的谭千秋。甘于寂寞,追求真知的北大教授孟二冬……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师德的光辉,我分明闻到师德的馨香。而这“光源”“香气”就是“奉献精神”!“春蚕”吐尽青丝,“蜡炬”化成灰烬,用这些诗中的意象形容老师,是不是过时了呢?可是在众多的平凡的老师身上,春蚕蜡炬的奉献精神却永不磨损!

师德因率先垂范而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师德因有心而香。

教师是一份需要用良心来做的事业。而教育的美妙境界正是:有心无痕。高尚的师德也体现在这里。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农夫得到了一块玉石,想着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是他缺乏一颗艺术家的心,手中的工具只有锄头。很快,这块玉在农夫的手里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的形状始终是石头,并越来越失去价值。

这表明要做好一件事情,有心和正确的方法是何等的重要。

西方也有句名谚:“地狱之路,有时是好意图铺砌起来的。”即使我们有一片好心,没有适当的方法也是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把锄头。当我们的手上有一块玉石的时候,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师德因敏感而香。

教师要有一双敏于观察的眼睛,一颗敏于感受的心灵。然后用这双眼睛和这颗心去体味,体味学生的心,家长的心,体味他们的快乐与痛苦。

这个寒假,小年儿前夜,我突然接到了我班王琦同学父亲的电话,家长的第一句话就是:“王老师,我家里出事了。”之后便是长久的沉默。在我的安慰和询问中得知,王琦一家人正准备着回河北老家过春节,一切都置办齐全了,只等着第二天出发,可就在这天的下午,因邻居用电不慎,一场大火无情地吞噬了一家人全部的家当和快乐。孩子只穿了一件毛衣就跑出来了。这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十冬腊月啊。想到了孩子的无家可归,想到家长的孤单无助,我感同身受。当时我就是想立刻见到这一家人,见到孩子,哪怕只是说上几句安慰的话,给我的学生送去一件寒衣。第二天,在家人的帮助下我见到了王琦的父亲,看到这个高大的汉子那满面尘灰烟火色,我潸然泪下。我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给我的学生买了一件厚实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