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评估负面情境
就算是符合需求的最佳决策,也会因为一些因素而产生非预期的麻烦。因此,你必须随时思考负面情境发生的可能性,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在对团队主要负责人提案时,团队主要负责人通常会询问:若过程不如预期的进行,该如何应变?决策执行过程会有哪些不利的影响因素?是否有其它的可行备案?因此,最好能先针对可能的负面情境,设想应对措施。
针对可能的负面情境,团队领军任务可以就下列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思考:
•你所拥有的讯息正确吗?讯息来源是什么?无论从短期或是长期观点,你都会下这个决策吗?
•此一决策结果对于其它正在进行的事项有何影响?这个决策对于组织其它部门是否会造成麻烦,或产生不良
反应?
•哪些因素可能改变?这些改变有何影响?目前或未来组织高层、管理、技术的改变,对决策者有何冲击?
5、选择最佳决策方案
在审慎进行前面的四个步骤,而且经理人已能清楚掌握需求、目标、必须做的事、想要做的事,并确定评估负面情境后,此时通常已不难选出最佳的决策。不过,我们仍须提醒团
队领军人物要小心别落入“分析的瘫痪”(paralysisofanalysis)陷阱,因为犹豫不决,或认为所想的方案都不符合理想中的最佳方案,结果到最后一个决策也没下!
我们以ibm前任董事长华特生(thomasj.watson,jr.)的话,与团队领军人物共勉之:无论决策是正确或是错误,我们期望团队领军人物快速做决策!倘若你的决策错误,问题会再度浮现,强迫你继续面对,直到做了正确决策为止!因此,与其什么都不做,还不如勇往前行!
三、团队意识的培养
团队不同于群体。群体可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不具备高度的战斗能力,而团队则必须要满足下面3个条件:
1.自主性
如果一个组织的负责人不在组织,也没带手机,队员能自主做事,正常运作,用不着逢事都向负责人打手机请示,这就是一个团队。可以这样说,队员找负责人的次数越多,就是组织里的自主性越不强。组织的管理者应该想想,组织的成员提出过什么方法,讲过什么想法,成员参与决策越多,组织的自主性就越强。
2.思考性
一个组织如果经常是负责人在下达意见,负责人在给主张,负责人在动脑筋,属下成员都是听负责人的指挥做事,这样没有思考性。负责人长期决策,容易抹煞成员的思考性,成员缺乏归属感,主动性就会下降。
3.合作性
团队成员不但要愿意动脑筋,愿意自主地做事,而且要善于与周围的人合作,所以合作性非常重要。
四、“伯乐”意识的培养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讲出了一个道理:人才重要,识别与珍惜人才同样重要且难得。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参与志愿服务一方面是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希望通过参与组织性的活动锻炼个人素质。志愿服务队队长要善于从队员中挖掘出队员的才干,给予其展示的舞台,做到“因才施台”。
五、沟通意识的培养
沟通已成为当今社会成员的基本能力,志愿服务是一项与人沟通的活动,它贯穿整个志愿服务活动始终。作为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沟通涉及到与队员的沟通;与志愿服务站站长的沟通;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与其他志愿服务队的沟通等。因此,志愿服务队队长通过沟通要实现上级组织意图的传达、志愿者意见建议的上报、与其他志愿服务队的合作与联系等,就必须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需要志愿服务队队长在平时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沟通意识。
六、“自我价值实现”意识的培养
“自我价值实现”概念的提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最高需求价值。这与志愿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当今社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作为志愿服务队队长,是全队的核心,队长带领全队通过科学的决策能力、出色的沟通能力、知人善用的“识才重才”能力等表现出强大的个人魅力,借此将个人专长和良好的想法通过团队得以施展,以实现个人魅力在团队中的传递,在服务对象中的传递的过程。
更多内容请进入:
下一篇:电视大学入学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