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2011-01-06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也是迎来科学的春天30年。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历程的鲜明特征。

一、我们党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历程,我们党总是站在时代前列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对科学技术发展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

1.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邓小平同志在大会讲话中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后来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1982年我国部署实施科技攻关计划,重点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在农村改革发展大潮中,国家实施星火计划,把科学技术播撒在农村大地。1985年中央作出改革科学技术体制的决定,进一步解放科技生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1986年中央决定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和高技术竞争的挑战。之后国家启动火炬计划,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加强基础研究,国家设立自然科学基金。我国科技工作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等三个层面的总体部署。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7年国家实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为进一步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国家实施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面向21世纪发展高等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211”和“985”工程。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作出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速了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

3.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入新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立足国情,面向未来,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对未来15年我国科技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国家制定一批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快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繁荣发展,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

3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取得了以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重大科技成就。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等重大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服务“三农”、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科技投入规模不断提高,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制环境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顺利推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空前活跃,国家高新区已成为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国际科技合作不断开拓新局面。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

30年来我国科技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认识。一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加速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广大科技人才聚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来。三是坚持科技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把解决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问题作为重要任务,着力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四是坚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关系国家战略需求和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进行部署,努力实现重点跨越。五是坚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突破关键技术,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六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紧密结合,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七是坚持对外开放,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八是坚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推动我国科学发展的紧迫需求,科学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科技实践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结合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让科学发展的理念在自主创新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贯彻,使自主创新在促进科学发展中切实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作用。

二是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科技发展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口健康、食品安全、人居环境、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三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把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是加强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培养,加大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在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实践中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

五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

春潮澎湃三十载,鼓舞神州竞创新。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范文网(www.fanwenwang.org)原文链接:http://www.fanwenwang.org/html/xindetihui/xuexitihui/200902252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