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_班主任教育论文,帮助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更好的解决工作问题,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动机,让教育教学更加完善。 |
相关推荐:
班主任工作中请多运用激励法
新时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班主任工作中,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上,多运用激励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从初中学生的特征看——需要正确引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由儿童期向少年期、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学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是心理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初中的学科门类增多,学科内容加深,随之学习方法也不同,学生集体生活也发生较大变化。在小学,老师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维护集体生活的杠杆,班级的集体生活需要老师具体细致地加以组织和指导,到初中阶段,班主任则是通过班干部,依靠积极分子来进行工作,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大多数孩子在家都有娇生惯养的习惯,易听顺耳的话,个性强,能力差。根据这些特点,采取正确措施克服他们身上可能出现的缺点和偏差,培养他们在学习上、工作上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及时纠正或正确诱导学生,在纠正和诱导两种方式上我认为多用诱导的效果更好。
二、从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角度看,愉悦心情更易接受正确诱导。
教育学认为激励法是思想教育中一种重要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生对学习生活取得成功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等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给以赞扬、鼓励,就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有人作过这样一项试验,在一次测验后,把学生分为成绩相等的四组,然后对第一组学生进行赞扬,对第二组进行批评,让第三组学生听着,而对第一、二两组的赞扬和批评时让第四组学生则与前两组学生隔离,且对其成绩不加任何评价,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进步比第二组要快,而第二组则比第三、四组进步快,第四组进步最慢,这是因为,受到赞许的学生心情舒畅,发自内心的兴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批评则往往使学生注意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所以有所进步,而不作任何评价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好坏,故进步最慢,可见赞扬更易接受正确诱导。
三、从生活经验角度看,激励法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俗话说:水击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恰当巧妙地运用激励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别人能尊重自己的人格,绝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想常常得到别人的称赞。孙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激励他人就如在和煦的阳光下,雨露滋润禾苗。它能使濒临枯萎的小草重现生机,能使他人在愉快的心情下茁壮成长,积极的心境有助于工作和学习,有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如果受到别人的称赞,他就会产生愉悦的心境,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曾夸张地说过:“一句好的赞词,能使人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对别人的称赞,既是一种友好和信任,也是一种鼓励和肯定。”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应尽可能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加以称赞,收到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四、把握一个“度”
凡事都讲一个度,激励也一样,不能乱赞扬,既不要“神”化学生,也不要虚假事实,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态度要真诚,虚伪的激励只能招致反感。
2.激励要恰当,不能言过其实。
3.不要带有功利性目的,否则不仅毫无效果,还会让人厌烦。
五、教育者怎样才能保持激励学生的心情。
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思考:
1.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子女,即使最差我们也得教,不能丢弃他们。想一想自己从小成长过程中不是也经常做傻事吗?
2.理智看待错误,由于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是正常现象,有时犯错是人之常情,并时时不断提醒自己,这孩子不坏,只是有着让人不满意的个性,他身上一定有可挖掘的闪光点。
3.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希望老师怎样。
4.我们的任务不只是培养几个上台中的学生,虽然社会、教育内部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以考台中人数多少来衡量学校、班级、教师的成绩,但作为我们应认识到这是不全面的评价。因此在工作中,既要适应社会,又不能昧着良心去工作。尖子生不能放松,普通学生也要培养,尽可能以最大努力去培养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争取更大的收获,这是我们应承的职责。
若我们都能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培养学生,那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就会得到及时发现。
六、工作中常用激励法。
心理学家廉詹姆士曾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钦佩,赞美,尊重。”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渴望被众人认同、称赞的内心需要,如果我们顺从这一心理,就能唤醒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使之昂扬奋进,基于这一认识,我工作中,总是尽可能多地运用它。
1.借人激励。
班上有位女同学张××,时间观念不强,经常迟到,做作业速度慢,成绩差,同学对她的反映也不好,她在周记上多次流露对学习失去信心,情绪低落。为了激发她的学习热情,我挖空心思,找到她身上的闪光点,结果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优点,不便当众表扬。后来我特地在班主任手册中写上:经过几天的观察,张××同学不像个别同学反映的那样差,在某些方面表现还可以,是一位可培养、有前途的人,……等评价,有意让部分同学看到,传给张××,往后她在老师面前就有较出色的表现。有一次她就想到要为班级购买可充电的电池,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让她办,结果她买的电池价格便宜,于是就在班上表扬她工作能力强,有关心集体的好思想。打这以后,她找回了自信心,学习也认真多了,最后在期中考,由原来中下进步到中等水平。
2.夸张激励。
有时遇到上课铃响后,因各种原因,整体都很激动等情况,想让他们以最快速度静下,常运用此法。如:看!第A组同学速度最快,已经做好上课准备了。学生都能立即如愿。
3.目标激励。
早读夜读时,在中途插一两句话,效果更好。如:还有几分钟,看哪些同学能力最强,把今天要记的东西全都记牢。由于大家有了目标,就更能赢得效果。
4.及时激励。
美国著名学者弗罗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认为激励的作用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以对激励因素所能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一是激励因素对其本人的效价的大小。刚进初中,对于班上学习成绩倒数一、二名的后进生,每位班主任都会重点地去关注,都想激活他们的内动力,对这样的后进生,班主任除了常规地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外,还要特别随时地关注他,一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及时激励,假如与一般同学要求一样,他们想成为激励对象,其可能性很少,若他们长期得不到关注,他们会认为自己到中学后,仍然无用,破罐破摔,产生消极情绪。我班上学生吴×,进校成绩语文10分,数学35分,据了解,在小学他有一帮爱玩的朋友,根本无心学习,打电话叫他家长来校探讨促使他学习的方法,其家长因一方面孩子在小学老是批评,不想见老师,另一方面,在外打工,舍不得请假。针对他们的这种情况,我主动找他谈话,主动提出最低要求,数学作业做人家的三分之一即可,的确不会做,也可看懂答案后最做。其他各科,与课任老师协商,该做哪些能完成。行为规范争取不扣分,开学初,老师就这样关心他,他非常高兴,每天都在努力,艰难地做着各科作业,当发现他有想学习的行为时,我就及时表扬他:开始想学习了,这是进步的表现,是你人生的最大转折点,希望你坚持。平时上课遇到一些最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并加以激励,渐渐地,他真的变好,原来小学的一些朋友来信要他星期六、日去别的学校帮那位同学摆平的信件,他却主动交给老师,还当着许多同学面对老师说:“老师,以后这些同学的来信,你不用给我了,我不想看。”听了这些话,我又及时表扬了他,久而久之,他不断地变好起来,期中考,四门功课有两门考及格了,最近他家长来电话:“老师谢谢你,我吴×懂事多了,在家能帮家里做一些家务事,能同家长谈一些正经事,在小学根本没有这样的事。三中的确不错,请老师再多关照我吴×,以后我要谢谢你!”可见,及时激励是很有必要的。
5.书面激励。
每周的周记本,每单元测试的卷面上,都可写上一两句简短的激励语。如:高分的:祝贺你,有进步的,祝你进步等。
6.戴官帽激励。
比如班上的王××,个子高,力气大,刚入学时,穿着非常随意,家长也管不了,同学也有些怕他,老师心中也没个底,向小学教过他的老师了解,都会皱着眉头吐苦水,他经常下课就带领着一帮小兄弟招摇过市,惹事生非,上课开小差,值日不负责,老师查他时,又要狡辩,可说是一个十足的害群之马。但自从当上了班干部,给他戴上官帽后,变化很大,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师让我当班干部,说明老师信任我,我不能让老师失望,我若不改变原来的不良习惯,怎能管住其他同学……”的确,自从给他戴上官帽后,他改正了不少,班级的违规现象大大减少了,他家长反映说:毕竟中学老师的方法多,我孩子资格好多了,在家也能接受家长引导。原来跟着他混的一帮人也大多数变好起来了。可见给官激励学生,有时不但能改变他本人,而且能起带好一帮学生作用。
7.电话激励
每年的五·一、十·一放假,每届中考时,我都要有重点地打电话给一些学生,由于他们知道自己是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感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自信心和自尊心会加强,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06届学生胡××,平时不善言语,很诚实,每次初三统练都有失分,为了使他在中考发挥得好,每科考前我都打电话鼓励他:凭你的功底,完全可考上等激励话语,事后真的考上,家长不知有多高兴,以最快的速度向我报喜,本人在临海中学连续三届的中考成绩也可说明电话激励的效果不可低估。
8.个别激励
德国教育家赫兹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他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其中的激励因素、利用得当,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生活激情,使之奋发上进。本届学生何××,开学后的第三个星期,家长来电反映,他非常在乎班主任的激励,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他评价自己的标准,常对家长说:“我老师讲……我老师怎么说……等。”获知这一情况后,我专门查看他的进校成绩:数学76分,语文 53分,观察他在校表现,课外活动与前桌同学常讲话,没什么可值得表扬。一次他将做好数学作业本给我看,我发现他做得结果全对,但字写得既小又差,解题过程看不清楚,我就抓住这一机会,对他采取个别激励:你思维能力强,是考台中的人才,如果你把字写大些、清楚些,你的语文成绩也不会失去很多冤枉分。你说呢?他很高兴地说:我争取改。第二天,我特地给他的作业面改,发现他字写大起来,也能看清楚了。我鼓励他坚持下去。对他的点滴进步,我又个别地给予肯定激励。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也明显地进步,从进校班里44名进到15名(期中班里),最近他家长又来电话夸张地说:“凌老师,我孩子在你班,我很高兴,我儿子在小学六年教育的资格还不如在初中一个学期进步快,现在他懂事多了,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好几岁。”听了这些话,使我用个别激励的劲头更足了。
9.行动激励
有时不能用语言的,用行动感化,效果也是不错的。如班上学生许××,进校成绩语文39分,数学15分,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很难引起大家注意,具有严重胆怯心理。开学初,排座位,因个子不高,被安排在第三桌,回家后他告诉家长:我坐第三桌了。高兴得不得了,其家长把这一情况告知我,并说小学六年从来没坐过这样好的位置。我借此机会找他谈话,要求他各科作业每天凭能力做几题,上课每节课学一点,不懂多问,这样坚持下去,你进步会很大的。因这人很诚实,基本上照我说的做,还在周记上反映:老师我为什么上次考及格了,这次不及格等纯朴的、想学习的思想,现在虽然他学习成绩不尽人意,但每科都有进步,从没有放弃学习的思想、都在不断地努力着。家长也非常感激我对他的教育。可见行动激励也是可行的。
10.大张旗鼓地激励。
2000届学生冯 ××毕业于农村小学,其有三个姐姐,就他一个男孩,其家十分宠爱,他来我校后,生活习惯极不适应,进校后的第二个星期,偷偷打电话,要家长来校给他接回家乡就读。后来他家长说明情况,并要求老师要想方设法留住他,我对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后定下:他在这儿再试读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里,我带着他家长的嘱托,特别关注他,而他认为,再过一个星期就可回家了,因此在学习生活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我也不易找到他的闪光点。一天中午,值周班卫生检查员来我班例行检查教室卫生,同学们都分头关注自己座位周围有无垃圾,此时冯××同学看到旁边一同学的位置上有一张废纸,他立即主动帮他的同学捡了,我看到这件事,立刻利用午唱10分钟,对冯××同学的好思想进行表扬,还要求其他同学向他学习。那天下午的数学课他也特别认真,平时很少举手的他举手了,我借机叫他回答,又一次表扬了他,结果惊喜地发现他在试读这个星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同时又惊喜地懂得,这个人应多表扬,最后终于留住了他的心,再也不提转校的事了,以后我就经常关注他的优点,并在班会课上给予大力表扬,结果他进步很快,初二四科联赛时,他榜上有名,我找他谈心时,说他是一棵竞赛的好苗,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最后让他负责检查竞赛学习情况,他完成得很好,班会课上经常将他作为学习的榜样。我不断地激励,他不断地进步,有时连校规定看电影也不去,横下一条心,钻研数学、科学两门竞赛题和各门学科,最后终于结出了丰硕成果,在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浙江赛区一等奖,同时还获省自然科学竞赛一等奖,最后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台中,为临海中学争了光。可见,激励的效果是无限的,在工作中多运用激励法,能让更多的学生成才。
当然,激励学生并不是一味讨好学生,也不是说不能批评学生。激励学生还要考虑其他同学的感受。如果把激励像聚光灯一样集中在某个同学身上,那么一方面因老师关心一个人而伤害了其他很多人,不利于整体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能会使得他们最后去孤立这位同学,结果适得其反。总之,如何激励,还要讲一定的科学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多用激励法,是我们工作中追求的一个目标。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人,不同的事,激励的方法也应有区别。只有坚持、巧妙创造性地运用激励法。不断地探索其中的奥妙,才能使我们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下一篇:班主任语言艺术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