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5-19
患者李××,男,65岁,反复劳力性心悸、胸闷、乏力4年,加剧伴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样疼痛2天,于2010年5月14日就诊。患者病后平素常自服“复方丹参片”或“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病情时发时止,此次发病后曾自服“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后症状稍减轻。查体可见神清,精神差,面色恍白,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心电图提示有缺血性改变及心肌损害标志,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40g,红参10g(另炖),当归尾10g,川芎12g,红花10g,桃仁10g,丹参15g,地龙12g,郁金12g,桂枝10g,细辛3g,瓜蒌壳15g,连服3剂,复诊时已无心前区疼痛,但其余诸症无变化,效不更方,再进7剂,再诊时中度活动仍有症状,继续服上方5剂,自觉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结果示:1.窦性心律。2.ST-T改变。上方去细辛、红参,再进20剂,每剂服2日,再查心电图结果正常。至今病情未再复发。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多因寒邪内侵,饮食不当,劳累过度,情志失调,年老体弱等因素致病。本病例患者乃年老体弱,元气虚衰,无力推动血运,致气血瘀滞,痹阻心阳所致。病理过程中,阳气虚衰为其本,气滞血瘀为其标,瘀血痹阻脉络心窍则是本病的发病关键。治疗上应用运气活心、温通心脉法获良效。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病变部位小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少数是由于斑块脂质浸润急剧进展,使管腔明显狭窄致心肌缺血及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患者周××,男,68岁,于2009年2月23日就诊。
患者有Ⅱ型糖尿病病史10年,伴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有袜套感,双足踩棉花感,四肢末端时有灼热感3个月,同时伴有口干少饮,以夜间为甚,大便干结,3-4日一行。查体可见神清,精神疲惫,腱反射减弱,浅感觉减弱,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弦。患者平素口服二甲双胍片及格列吡嗪缓释片,但血糖控制得不理想,现开始改用胰岛素每日三次皮下注射,随血糖水平定用量,同时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50g、当归尾10g、川芎10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0g、地龙12g、鸡血藤30g、生地15g、桑枝30g、牛膝15g、夜交藤30g、麦冬20g、木瓜15g、丝瓜络15g,连服10剂,复诊时查血糖已接近正常,以上自觉症状稍有减轻,效不更方,再进20剂后诸症明显好转,血糖已降至正常,继服15剂,每剂服2日,再诊时诸症基本消失、血糖正常。嘱患者以后每月服上方10剂,至今未再复发。
本病属中医学“血痹”、“麻木”、“痿痹”等范畴。本病是在消渴病气阴两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病变在四肢末端,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消渴日久,耗气伤阴,阴虚内热,耗损津液,则血脉为之虚涩而成瘀血。气阴两虚,血液化生乏源,运行乏力也生瘀血。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脉络失养,故见肢麻等一系列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以节段性脱髓鞘为主的多发性神经病变,又称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其发病主要是因为糖尿病致微血管受损及血流动力学异常造成的神经组织缺血缺氧;糖代谢障碍及组织氧化代谢增加致神经组织受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病变的表现。
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软斑块)
标签:医学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