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神经学论文

神经科论文6000字:眩晕临床

编辑:

2015-12-09

中成药及西药治疗

在针灸治疗和中草药治疗的同时,根据西医相关检查和诊治原则酌情给予:倍他司汀片口服,4~8mg/次,3次/d,或倍他司汀针静滴,20mg/次,1次/d;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每晚5~10mg;盐酸地芬尼多片口服,25~50mg/次,3次/d;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症或痰浊中阻型的患者,给予天麻素针,400m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滴,1次/d;辨证为瘀血阻络型患者给予血栓通粉针,500m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滴,1次/d;辨证为气血亏虚型的患者给予生脉注射液,20ml/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滴,1次/d[2]。

结果

68例患者中,在24h内眩晕症状消失11例,72h内眩晕症状消失30例,7d内眩晕症状消失18例,10d内眩晕症状未完全消失但明显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98.5%。

讨论

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西医常分为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以及其它原因如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晕,其病因较为复杂。在疾病的急性期,患者除眩晕外常伴恶心呕吐,腹胀纳差等消化道症状,如给予药物口服,常使患者拒药,西医给予静脉,肌肉注射等给药方式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且快速高效,在急性期缓解患者症状,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电解质平衡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单纯的西药治疗存在着症状缓解不彻底,易于复发等缺点,并且随用药时间延长,西药副作用也日趋明显[3]。中医认为眩晕的病因主要有情绪、饮食、体虚、年高、外伤等方面,病本在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内经》[4]认为眩晕属肝所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张景岳提出:“无虚不作眩”。眩晕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是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如《医学正传眩运》曰:“眩运者,中风之渐也”。所以,在对症处理症状缓解之后,一定要查找原发病对因治疗,才是正治之则。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神经科论文6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情请点击医药学论文

标签:神经学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