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gl
2016-06-08
在进行“公众参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设计的不同要求,正确选择不同方法的组合。这里是一篇环境设计的趋势,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每当我早晨路过清华大学新土木馆的东侧时,经常会看到一个有趣的情景:一片杂草从中,一块水泥地上立着一段矮墙,上面刻着四个字“青年广场”。而这段矮墙上摆满了鸟笼,一群老人聚在旁边或打太极或聊天,全然不顾“青年广场”的提示。而一天之中的其它时间,这里则空无一人……?
1 序
作为一个设计者,想必每个人都曾经思考过怎样更合理、客观、全面、科学地完成一个设计。一般来说,设计过程的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存在着多方面的相关因素,例如:施工业主(目的、资金力、信用力的综合判断),利用者(积极参与、要求、合理性),出资者(依赖要领书、关心度),设计者(价值观,要求的满足、目标的达成),专家(交流、行动分析、综合评价),经营业主(财政能力、管理能力)……等。其中,利用一些数理统计模型进行最合理最优化选择的方法已经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应用了,最常见的方法有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和AHP(Analytic Hierachg Process)。前者的优点在于其精度高,但设定的范围狭,后者的优点在于设定范围广,但精度较低。上述的方法,一般都只局限在设计者怎样去达成设计过程的最终目标上。然而,随着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以设计者的决策为主导的设计过程已经在消弱,人们更注重利用者的要求和愿望,因为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工作在这个环境中的人们(或称利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就是说为每位利用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正因为如此,环境设计的服务对象就是利用者,设计的全过程都应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以公众参与为主的环境设计,并很快地波及世界各地,作为拥有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无论从利用者人数还是国土面积来说,“公众参与”设计具有其绝对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简要介绍日本在“公众参与”方面的概况。
2 “公众参与”的概念和发展过程
“公众参与”一词的英文原意为“Work shop”,日本把它译为“住民参加”,作者在译成中文时,曾经征求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最终认为还是“公众参与”最为贴切,故笔者就引用“公众参与”作为本文标题。
“公众参与”最初是由美国建筑师Henry Sanoff(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设计学部教授)提出的DESIGN GAMES一词演变过来的,那是在70年代后期,Henry Sanoff教授花了5年时间,利用DESIGN GAMES的概念和理论,与地区居民一起尝试共同完成设计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并把它写成书,于1984年出版,同时又先后出版了《Seeing the Environment》、《Method of Architectural Programing》、《Designing wi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等书。日本也在80年代的中期开始这方面的普及工作。其中林泰义先生的规划技术研究所成绩十分显著,日本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会、造园学会、农村规划学会、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的论文集上有很多与“公众参与”有关的文章,而且各地也相应地成立了“公众参与”的组织和机构,其中世田谷市街创造中心就是其中一个历史较长的机构,并在机构的所在地:日本东京都世田谷区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尝试,在1993年编写出版《参加设计的工具箱》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公众参与”的手法和应用实例。最近几年有关“公众参与”的书已经非常多了,而且大部分的设计事务所,特别是景观设计方面的事务所已经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用这种方法。日本造园学会也在每年的全国大会上专题研讨这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并且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和书,其中评价较高的有延藤安弘的《环境创造的读本──理想中的市街》。书中通过日本国内12个城市及海外2个城市的市民利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和创造生活和工作的空间环境;羽根本play park会编写的《冒险的游乐场》,书中详细地介绍、分析了在东京都中心地带的住宅区中建立户外游乐空间的经过及地区住民12年间“公众参与”的全过程。总而言之,“公众参与”作为设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已经被广泛地得到应用。
3 “公众参与”的过程(以日本的参与方法为例)
(1)准备活动
将参加者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问答测试,通过个人回答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2)自我介绍
通过自我介绍可以增进理解,并为下一步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3)畅谈理想中的风景
让参加者回想童年时代的憧憬和自己理想中的风景,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并记录下来。
(4)新场景的描述
从反映某个景点的20余幅图片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及最不喜欢的场景,然后对喜欢的场景进行再加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新场景的描述。再选择一个公园,请参与者对该公园一天24小时的活动提出建议和描述。并进行小组交流。
(5)实地采访
准备几台一次性照相机,贴上调查用标志,请参与者以小组为单位外出进行实地采访。并进行包括采访记录、照片、素描画等内容的整理工作。
(6)讨论
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争论的要点。
(7)问卷及投票调查
根据讨论的要点归纳出简练易懂的问卷,请参与者书面回答,然后再进行投票,请参与者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答案。
(8)体验
请参与者在1:2000的规划地上观察水路、河流、道路、铁道的现状及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的情况,讨论那里变化的原因。到现场体验观察,回来后,进行小组交流。
(9)模拟预算分配
首先确定预算总金额,然后让大家每人按自己最需要的预算项目自行选择,每人一项。讨论无人选择的项目未被选中的原因。
(10)统计(kj法)
针对某个主题,请参与者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做成卡片,组织者进行整理,最后根据各种类型的卡片归纳出此次环境设计的内容、要点和设计目标。
(11)设计图面上的体验
请参与者在预先准备好的图纸上,根据平面图上的位置设想具体使用的方式、时间。把图中不合适的地方标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的具体对策。
(12)设计方案的评价
在介绍设计方案后,请参与者展开讨论。把讨论意见综合后做成模型,让设计者、行政管理者、居民、专家等进行充分讨论以寻求一个比较完美的方案。
(13)现场确认
到现场去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尺度感;选择方案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场所,实地说明设计意图和预期效果,并请大家展开讨论。以期得出最终的确认和决策。
4 结束语
上面介绍的是日本在“公众参与”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方法。在进行“公众参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设计的不同要求,正确选择不同方法的组合。但是无论怎样一种组合都离不开“设想”、“选择”、“综合”这三个方面。作为环境设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需要与其它过程一起共同完成一个设计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公众参与”并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设计方法,而是设计中的一个过程,可以说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重要的一个过程。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国情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地区习惯的不同,在应用时,都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公众参与”的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每位参与者的真诚合作。在我国实施时,可能会遇到参与者是否能够完成全过程的活动,因为一般情况下需要数次聚会讨论,而且每次间隔时间不一,完成全过程有时会长达半年左右;同时在进行“公众参与”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难是怎样从如此大量的情报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与过去一些传统的设计手法相比“公众参与”有它信息量大,目标、服务对象明确等优点,但是也有它需要不断完善的部分,这也正是我们每位从事本专业的人员为之努力和奋斗的原动力。
好了,这篇环境设计的趋势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相关推荐:
标签:环境设计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