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电影艺术论文

浅谈西方电影里的手风琴音乐文化论文

编辑:

2014-11-20

纽约城在秋天的街道活动(Street Fair)十分多,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最大规模Street Fair——San Gennaro是来自意大利南部的移民庆祝那不勒斯保护神的节日,从1926年9月19日开始的第一届起,每年九月举行,一年一度,为期十天。六角手风琴上的三种颜色红绿白就让人直接想起了意大利国旗,且街头随处可见抱着手风琴为游客演奏的手风琴手,不能不说手风琴音乐是意大利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这一点,在电影《邮差》中可见一斑。

(二) 《邮差》——充满拉美情调的意大利文艺片

《邮差》,从智利诗人身上开始的意大利电影。聂鲁达,因为共产主义思想被流放到萨利纳小岛上。这位备受人民爱戴的共产主义诗人每天都收到很多邮件,于是邮差便成了他每天都会见到的人,故事由此展开。

多次出现在影片中的音乐主题,标题为“Bicycle”,每当邮差骑着自行车去给聂鲁达送信,这段旋律就会响起。聂鲁达说“我们诗人都是胖子”,与此相对的就是瘦削的邮差骑着自行车在乡间的石子路上磕磕碰碰、摇摇摆摆,和这段旋律一样富有动感、轻盈跳跃,邮差的形象和班多纽颗粒状的单音旋律那么贴合。

《邮差》的电影音乐中有多处体现出了拉美情调,如班多纽手风琴(Bandoneon,一种源自阿根廷的民间乐器,在拉丁美洲广为流传,主要演奏探戈等节奏感强的拉美音乐,它是一种用发单音的钮键取代了键盘的手风琴。)在影片《邮差》里它成了一件富有特色的主奏乐器,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影片中,如西班牙吉他和班多钮手风琴的二重奏音乐,班多纽手风琴主奏、钢琴和小提琴伴奏的音乐等。

从人们的婚礼葬礼、日常的休闲娱乐,手风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在西方电影的配乐使用和剧情的背景中,不难理解它在西方诸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分量之重。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浅谈西方电影里的手风琴音乐文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最新电影艺术教育研究  

浅谈电影艺术的德育力量管窥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