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0-28
题元角色及其前身(语义)格60年代起进入理论语言学文献,并长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在定义、划界、数量设置乃至归属等方面存在一些相当严重的困难,因而又成为最富争议的概念之一。美国语言界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克服这一问题。一种是把词项视为结构体,即:词汇—概念结构,并根据这些结构上的不同位置把题元角色派生出来。第二种是把题元角色视为某种丛集概念,并通过其特征的不同组合来派生传统的角色。《题元原型角色与论元选择》一文是第二种方法的代表作,下面笔者将对该篇进行评价。
第一,题元角色在语言中的数量和构成一直难以确定,即使是最常用的角色,如客事和施事在定义和外延上都有分歧,做进一步切分的人也不少,切分得粗细往往难以反映现象的区别,而切分得细概括力就会低。
第二,题元角色的特性应该根据什么事实基础来归纳,现在也缺乏统一的标准。但是Dowty认为其中的很多现象其实与题元角色无关,而属于句法、语用或其他语义现象。
第三,Dowty同时指出,目前人们鉴别题元角色的角度各有不同,有时以事件为根据,得出的角色能够独立于语法功能而保持稳定的语义作用。但有时又以视角为依据设立角色,得到的结果往往与事件相脱节,而且缺乏稳定性。例如“The lamp is over the table”(灯在桌子上)和“The table is under the lamp”(桌子在灯下)两句描绘的事件是相同的,但是Talmy(1985)把前句中的“lamp”定为图形,“table”定为背景,后句中的两个NP的角色则完全相反。
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Dowty提出了以下的看法。首先,他认为传统的题元角色在切分、划界和定义方面的困难表明它们不是离散的范畴,而是个边界模糊的丛集概念。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题元理论和题元角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语言文化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