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英语论文 > 语言文化论文

对英语中歧义类型的浅谈

编辑:

2014-03-26

3.语音歧义(Phonological Ambiguity)

伍谦光(1995∶200)指出:“‘语音歧义’往往是由于句中词语的‘连续’而产生的歧义。”语音歧义多出现于口语中,主要是由上图表中的同音异义词以及部分同形同音异义中的C类(即一些意义不同,但某些语法形式相同的词(Homoforms))造成的。下面是一实例:

(22)“面包是怎么做的?”

“这我知道!”阿丽丝热心地叫道。

“准备一些面粉(flour)——”

“到哪儿去采花(flower)?”白女王问道,“花园里还是树篱上?”

“咦,面粉不是采(picked)来的,”阿丽丝解释道,

“它是磨(ground)出来的——”

“那要多少英亩土地(ground)呢?”白女王又问道。

——刘易士·卡罗尔《阿丽丝漫游奇境记》

上面这一段文字因为运用了语音歧义,造成了很好的幽默效果。首先flour与flower是同音异义词,因此白女王把面粉flour理解成了花粉flower。其次阿丽丝用的ground是动词grind(磨碎、碾碎)的过去分词,而白女王把ground理解成了“土地”。这一组就是笔者认为的由意义不同、但某些语法形式相同的词(Homoforms)造成的语音歧义。

4.结论

许多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的学者都认为,我们说话和写文章都应力求“准确、简明、生动”,避免歧义。不过歧义也并不只有消极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歧义同样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如在商业广告、政治宣传中,歧义都达到了很好的幽默诙谐的效果。本文从语法、词汇和语音的角度分析了英语中的歧义类型。当然,有些提法还有待商榷(比如因“完全同形同音异义词”引起的词汇歧义,由“意义不同、但某些语法形式相同的词”引起的语音歧义等),以便进一步探讨。

相关推荐:

小议现代汉语旁系血亲称谓

论韩语教育中文化的实用性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