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资本主义论文

3000字资本主义论文:基本矛盾

编辑:

2016-03-25

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趋势下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新变化应当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这里所说的“个别”是指个体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一般”是指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集中研究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内社会生产和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状况。我们首先从个别国家范围看,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生产的主流不再是完全的无政府和无序状态,而是变得越来越有序有政府状态。随着民族国家内政府干预和股份公司的完善等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个别企业自身的有序性,使个别企业生产的有计划性与整个国内市场的有序性紧密联系起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各国进一步加大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控,通过重税、立法、行政干预和货币政策等手段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呈现出有序化和可调控的特点,所以大体上保持了个别民族国家内社会生产的有序发展。以美国政府为例,应对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果断的强化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控。从罗斯福新政到1993年克林顿政府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议程》的计划,投入4000亿美元的巨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等政策都充分显示了国家通过干预和调控使国内的经济有序化发展。其次,从世界范围看,当前国际关系的主体仍然是民族国家,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着国际贸易。具有势力的跨国公司凭借着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利用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团队实现资源在世界市场上的合理分配和再生产过程的调节,实现公司内部的生产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但是个体的民族国家和跨国公司面对世界市场上的激烈的竞争的时候为占得先机,会根据自身攫取高额利润的方式去生产和经营,力图获取更大的利益。这类竞争实际上超过了民族国家的调控范围,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的世界市场上。所以全球社会生产总体上处于无政府状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个别民族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有组织性生产与全球社会生产的无政府之间的矛盾类似于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民族国家内的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之间的矛盾。民族国家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促使全球范围内供求失衡,加剧世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由于跨国公司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市场上过剩的产品,往往迅速影响到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消费,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或政治动荡。在当前的世界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之前,个别民族国家和组织想要对全球社会生产加强干预和调控是不太可能的。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在民族国家内有所缓和,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激化。

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现得更加复杂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二战后,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各国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与早期资本主义相比表现的更加复杂,最具代表性的是出现了新中间阶层,集中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复杂化。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阶级关系极其简单,整个社会就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然而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的同时,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出现了常见的平等对话和合作共赢的现象,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纯粹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以及对抗与反对抗的关系。在阶级压迫、对抗依然存在的同时通过集体谈判和共同决定制度来平等共处,促进协商与合作。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的社会角色和地位也出现了错综复杂的状况,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出现了具有特殊性的中间阶层,出现了“中产阶级化”的现象。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两大阶层中间出现了由政府部门的中级行政官员、国营和私营垄断企业中的中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公立科研机构、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和文艺团体中的科研人员、教师、医生、社会福利人员、艺术家和文学家、拥有先进设备和科学管理的小企业主、企业中仅仅执行调度、组织和监督生产劳动和流通的中级管理人员等等组成的庞大的中产阶层,并且人数在不断的增加,而这中产阶级很难说清是属于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这一阶级也成为了资产阶级政党主要的拉拢对象,从而提供有利的政策,这也加快无产阶级的“中产阶级化”趋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战后资本主义各国为了缓解劳资矛盾,加大政府干预和调控,大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出台各类福利政策后使得贫困的人民群众的生活不仅都得到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贫困阶层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这并不表明无产阶级已被消灭。这一切恰恰反映出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的更加复杂化的特点。贫富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社会问。近年来贫富差距越来越加剧。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2000年美国人权纪录》称,20世纪末期,美国经济处于有史以来最繁荣的时期,到2000年底已持续增长118个月,但贫富两极分化严重。1%最富有的美国人拥有全国财产的40%,有32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总人口的12.7%,高于其他大多数工业化国家。8年前美国没有社会保险的人数是3000万,现在已多达4600万。6个美国人中有1个人没有医疗保险。英国的贫富悬殊情况也相当严重,20%的人平均占有的国民财富是最穷的20的人的10倍。贫富差距不断的拉大使越来越多的人被全球化、现代化所抛弃。弱势群体看不到希望,产生绝望的情绪,敌视社会,成为社会动荡的源头之一。

三、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断的加深

早期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经济危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一表现形式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展而不断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资本的积累是为了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多的利益而积累的,是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而资本的积累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获得的,是建立在剥削工人阶级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基础上,所以一方面不断的加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相对或者绝对贫困状态,使得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更加严重。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的过程中,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愈益明显,从而导致在全球范围内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有效需求和能够实际支付的消费日益萎缩。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得高额利润,借助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无限的扩大生产,以便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是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道:资本为了谋求利润必然是“无休止的运动”,因为“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如果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干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因此,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开始疯狂的投资,无限的扩大生产规模,不断的加剧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盲目的生产必然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一方面贫困不断的加剧,另一方面生产无限的扩大,人类整体的消费能力和市场容量远远赶不上全球规模的生产扩张速度。资本主义扭曲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下资本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全体消费能力的形成速度,而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产品的生产率时必然会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动荡或危机。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能力的发展远远超过社会有效需求时,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市场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便更加激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激化,而且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与早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相比,均已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些新变化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三大表现形式的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不断演化的结果。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存在,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仍然适应。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的新变化意味着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矛盾都不同程度的呈现出激化的趋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新变化终究无法改变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新的矛盾不断地激化只会加速其灭亡的过程。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更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从目前来看资本主义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所以不会瞬间灭亡。同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低潮中不断的自我发展,进行着独立的探索。社会主义国家应韬光养晦,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缩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社会主义运动由低级到高级不断的发展,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再次复兴,在全世界凯歌猛进。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3000字资本主义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政治学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