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浅议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创新思路

编辑:

2014-10-24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遭到前所未有的消解,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其根源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滞后。由于话语滞后不仅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境外各种话语的挑战,也造成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两个基本矛盾:一是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滞后之间的矛盾;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话语陈旧之间的矛盾。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旧”的话语体系已经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

其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话语的解释容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多样性思潮的话语表达。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入,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很大影响,社会思潮话语日益进入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影响甚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话语在社会多样性思潮话语中面临严峻挑战。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的解释力匮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话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欠缺:一是以教学话语代替研究话语,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理论性;二是对元理论研究关注不多,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刻性;三是难以建立起演绎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利于挖掘或新领域的拓展。

其二,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难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发展的需要,话语不适严重阻碍了教学实效性。教学话语不适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理论话语、教师授课所采用的教学话语与学生自身常用的话语之间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隔阂,学生话语与教材或教师的话语存在“距离感”,不能形成“交集”,同教师的教学话语交流发生困难,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接受教育内容,无法在课堂上与教师所讲授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或形成一定的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双方沟通的矛盾与障碍。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角度来分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政治话语、文件话语和权力话语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主体;二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形式上以控制式和劝导式为主导,忽视对话式的话语;三是在话语内容上疏离了生活世界,使话语缺乏时代性和生动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滞后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认同。

其三,当前教师使用的教学话语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但是还有部分教学话语存在以下缺陷。[2]一是过分拘泥于教材,教材有什么就讲什么。或者大段复述教材话语,或者干脆照本宣科。《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跟在教材后面亦步亦趋。“教学活动需要以教材为基本遵循,但是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体系进行,必须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学生的学习接受规律进行。”[3]教材话语与教学话语是两种不同的话语,教材话语是一种书面语言,注重内容叙述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这就决定了它是一种不大容易为学生接受的话语,所以教师必须把教材话语转化为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话语。二是过分迎合学生,学生喜欢听什么就讲什么。教学话语当然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但不能一味迎合学生。大学生心理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最终定型,所以他们喜欢听的并不一定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也不一定是主流意识形态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使教学话语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的同时还必须使其承担起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三是过分轻率随意,自己喜欢讲什么就讲什么。在这些随意使用的话语中,有的是陈旧过时、千篇一律的模式化话语,有的是社会上“流行段子”的低俗话语,有的是讽刺挖苦或愤世嫉俗的情绪性话语,有的是高高在上不容置辩的独白式话语,有的是断章取义、道听途说的流言式话语。这些话语既脱离了教材的要求又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只是教师个人情绪和愿望的宣泄,已失去了话语本身注重理解的内涵,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说已算不上话语。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原则、路径与策略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存在“话语缺失”、“承载缺失”和“实效缺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在理论魅力、平等沟通、生活关怀、情感共鸣和实效指向等方面的转向,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最基本的原则即是要坚持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实践条件的变化,创新其话语体系。具体创新原则包括: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统一原则。话语创新并不是要完全放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话语,而是要在考察新中国60多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发展的曲折历程基础上,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变迁过程,针对全球化及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从而实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改造和创造性转换。话语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原则。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一方面必须坚持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以使其能起到整合社会思想观念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形成多样的话语系统,以使之能成为表达其政治态度的载体。在主导性和多样性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张力,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减弱。话语形式与话语语境相统一原则。话语是连接教育主、客体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而任何话语都有自己特定的话语环境,它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与空间的动态特质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历史发展性。从环境视角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形式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话语脱离了它理应契合的话语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失语和无效是必然的。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路径

一是学科话语的创新。学科话语是教材话语、教学话语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形成自己独有的学科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新话语体系的建构,在形式上要从创新语汇、创新概念和创新理论体系等方面入手;在内容上要从掌握社会生活的话语主导权入手,这既需要有一系列直接表达社会根本利益的政治话语,更需要有科学、规范的学术话语,一则它可以为政治话语的合理性提供学理支撑,二则它通过转化为教学话语、日常话语从而为政治话语的传播提供合法性依据。二是话语内容的创新。思想观念是内在的、反映本质内容的,而话语则是外在的、体现表达形式的。话语看似纯粹是思想的表达形式,其实是经过选择的历史内容,不同的话语体系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关系。因此,话语内容的创新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反映社会的现实,适合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价值追求。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标,应该围绕说什么更有吸引力、怎么说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三是话语方式的创新。如何创新和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方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方式上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有控制式、劝导式和对话式三种形式。基于现代交往理性的话语创新,就是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方式,采用平等、自由、开放的对话方式,在话语的内蕴上融入更加积极的情感。四是话语语境的创新。语境在语言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语境对语义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语境以直接或间接、显现或隐藏等多样方式影响着语言交流和对话活动,制约着话语的意义。研究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语境,有利于我们选择恰当、准确的话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

3.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策略

要面向当下生活世界,改造已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缺陷之一就是与生活世界脱节,其宏大叙事、程式化的话语无法有效描述和评价多元化的现实生活。要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就要根据时代背景、生活需要来建立新的话语体系。特别是要面向信息化社会和数字化生活方式,体现平等、互动、以人为本等特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现时代化。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也越来越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随其发生巨大的变革,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渐渐成为一个整体,全球性的话语体系正在或快或慢的行程当中,逐渐渗透到生活、学习之中。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就应在不断变化着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只有不断整合最新资源,不断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语言,才能让教学话语系统与时俱进。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话语资源,使教学话语更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传统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话语资源,其中不少说法都是有深刻智慧和魅力的诗化语言,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观,譬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话语简单易懂而又寓意深刻,值得挖掘、整理,然后再加以诠释和利用。要坚持使用平等话语,努力构建对话式话语范式。当代大学生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而市场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所以形成了强烈的平等、独立意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居高临下进行强硬灌输的传统做法,既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地位,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体现在教学话语上,就是要坚持使用平等的对话式话语。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