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十七大论文

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论文

编辑:

2015-08-20

自20世纪初期开始,最早享受工业文明的发达工业化国家环境污染的“公害事件”层出不穷,比如马斯河谷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以及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后,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而且还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危机,如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原料危机等。在尝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苦果之后,这些发达工业化国家意识到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开始了对“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先开发后保护”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英国马尔萨斯曾警告指出人口指数增长的潜在性危险,美国乔治·马奇指出地球的“毁灭”与物种的消亡是人类对自然“犯罪”的结果。在反思的同时,也对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模式进行了艰难探索。1962年,美国海洋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兴起。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同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87年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又形成和发布了《21世纪议程》。1997年,世界各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达成了各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协议。在此基础上,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应运而生。生态文明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和短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提出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是人类文明形态与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新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总结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对工业化所带来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清醒地认识到了发展已不能再牺牲环境这个问题,并吸收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等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成果,在自己的发展理念中及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发展中国家减轻国际脆弱性论文

浅议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创新思路 

标签:十七大论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