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论文6000字:抵御宗教

编辑:

2016-03-24

从世界范围来看,宗教不仅种类众多,而且内部教派林立,这些宗教不仅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并且对信众一生的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长期占据着世界宗教舞台绝对优势的位置,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进行渗透的主要宗教是以基督教、伊斯兰教为主的宗教。

此外,佛教自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的本土化进程,已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藏传佛教作为其中的一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包括藏族、蒙古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基于民族与宗教交织的特点,也易于成为境外势力渗透的目标。

(三)宗教渗透的方式

根据《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显示,当前境外敌对势力针对我国的宗教渗透行为呈现出渗透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具体可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渗透类型。

(1)隐性——推动基督教的扩张战略。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宗教右翼势力日益兴起,他们将宗教作为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输出的主要载体,通过开展“信仰外交”,利用合法的途径,向他国文化、教育领域进行大肆渗透,这种渗透积聚成为一种软实力,挑战他国的意识形态,破坏他国安定团结,从而达到颠覆他国政权的野心。相比宗教极端势力赤裸裸的暴力袭击而言,宗教渗透更像是在用“软刀子”杀人。美国在其实施的新干涉主义战略中,举着“人权”幌子,行着“霸权”之实,已成为针对我国进行境外渗透的主要策源地。目前,中国已成为基督教传播福音的重点区域,在我国众多的高校校园中,海外基督教会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渗透,一些境外传教士或以学术文化交流的方式涉足教学领域,进行文化宣教;或以“英语角”、扶贫助学等形式,积极在学生中发展教徒,从事非法传教活动;此外,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校园基督教传播的组织形式不再局限于团契,而是通过微博、微信的普及,使其传播形式更加隐匿。

(2)显性——策划实施暴力恐怖活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一些少数民族有着全民信仰某种宗教的传统,这就为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提供了客观条件。尤其在我国边疆地区,宗教极端势力比较活跃,境内外“三股势力”披着宗教的外衣,竭尽蛊惑煽动之能事,大肆收买人心,让人们不易弄清其真实的面目,从而掩饰其分裂国家的政治目的。此外,他们利用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主动争夺青少年群体;对来自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大学生,宗教信仰常常是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然而,在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下,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滋生蔓延,致使这部分学生逐渐把日常习俗式的宗教行为转变成为更加纯粹的宗教活动,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宗教极端思想就像一颗毒瘤,以宗教为幌子,驱使、控制、愚弄信教群众,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科学地揭示出了宗教的本质。恩格斯在《反杜林》中,分析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他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籍此可见,宗教在人们头脑中的存在是以“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表现的,这种幻想之物,既是社会物质生活在人们头脑之中的虚幻的反映,也使得宗教呈现出一种看似超自然的神圣性和超人间的神秘性,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宗教往往作为剥削阶级俘获民众精神的利器。由于宗教的存在根源于现实社会,它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都有其客观规律性。马克思指出“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其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因此,宗教的消亡也必将伴随着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马克思主义论文6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政治学

标签:马克思主义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