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

浅谈三国演义天命与人事观照下的悲剧

编辑:

2015-10-28

然而《三国演义》又不是简单地宣扬天命观念、鼓吹安时处顺,它的确显示了人事与天命斗争的失败、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的脆弱,但整个作品给人带来的阅读享受却不是消沉失落,而恰恰是充满力量的。毛宗岗在对作品进行加工润色时将杨慎的《临江仙》移诸卷首,这其实是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这首词集中表达的是一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对历史及现实的空洞、虚无的感受,而罗贯中及其作品传达的是一种强烈用世之心、为政之志,是对历史、现实的深切关怀。在这个意义上,《三国演义》又是一部仁人志士的颂诗,因为作品真正指向的是人事对天命的反抗斗争,体现了人的力量与价值。小说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记载刘备途遇崔州平的谈话,崔州平宣扬“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刘备则答称“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面对谯周“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备明,未可图也”“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的反对意见时,诸葛亮坚称“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这已经是对天命的否定了。三国时代的英雄们不仅以言辞怀疑乃至否定天命,更以实际行动来张扬作为天命对立面出现的人事,他们一个个地竭尽全力与天命搏斗,构成了小说中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篇章。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陈述的那样:“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曹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背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段话虽然是诸葛亮个人的认识,却完全可以用以概括《三国演义》中一切仁人志士的精神信念。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三国演义天命与人事观照下的悲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构论文

浅谈曹操孙子注的成就论文

标签:汉语言文学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