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5-08
就是在写字刻书时,将应避讳的字不完整写出来,而少写一笔两笔。如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把“世”字写作“卅”;宋代避宋太祖赵匡胤的“胤”字讳,将“胤”字少写一笔(缺最后一笔“竖弯钩”);避宋真宗赵恒的讳,“恒”字少写一笔(缺最后一笔“横”画);宋代避孔子的“丘”讳,“丘”字少写一笔(缺第四笔“竖”画)等。 二、去字
就是在书写中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干脆将此字去掉,不写出来。如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把隋末唐初赫赫有名的大割据者王世充写成“王□充”,省去了“世”字,后代的刻书匠不知这是避讳造成的,刻书时便把二字联在一起刻成“王充”,这就与汉代大哲学家王充混为同名,闹出了大笑话。
三、改字
就是将需要避讳的字改写成同义字、近义字等来代替,这是避讳最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避讳方式,使一些人的名字被改了,一些地名、官名、年号等都被改了。如晋文帝名司马昭,“昭”改为“明”,就连西汉出塞和亲的王嫱的字“昭君”也被改为“明君”,杜甫七律《咏怀古迹》(其三)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之句,此“明妃”即指王昭君。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叫杨忠,因为“忠”“中”同音,于是连带避“中”字,“中”改为“内”,官名“中书” 改为“内史”,“侍中” 改为“侍内”。隋炀帝名杨广,“广” 改为“博”,隋唐之际文字学家曹宪为三国时的训诂词典《广雅》作音释时,把书名改为《博雅》,地名广陵(今江苏扬州)也改称江都。唐太宗名李世民,“世” 改为“代”或“系”,“民” 改为“人”。唐朝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 改为“户部”;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及“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两句中的“人”本应为“民”,为避“民”字而改;柳宗元《封建论》把“三世”改称“三代”,把“生民” 改为“生人”;《捕蛇者说》把“民风” 改称“人风”。唐高宗名李治,“治” 改为“理”或“持”,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把“治乱不知”写成“理乱不知”。唐中宗名李显,唐玄宗名李隆基,把“显” 改为“明”,“隆” 改为“崇”,清代顾炎武《日知录•以讳改年号》中有“唐人凡追称高宗‘显庆’年号,多云‘明庆’,‘永隆’年号,多云‘永崇’”这样的句子,说的就是因避讳而改年号。清圣祖康熙名玄烨,“玄” 改为“元”,“烨” 改为“煜”。清人著作或清刻古书中,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许多应该是“玄”字的,如玄鸟、玄武、玄黄、玄宗等,都写成了“元”,洪亮吉《治平篇》“自此而元焉”中的“元”指的就是“玄(玄孙)”。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传统陋习。由于避讳,古人在古籍中更改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的情况相当普遍,有的因要避几个帝王的讳,还被数次更改。如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还在世时,就因避唐玄宗李隆基之 “基”讳,不称名而称字,人们称其为“刘子玄”,到了清代,又要避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之“玄”讳,清人笔下改称为“刘子元”。这样改来改去,必然会给我们阅读古书造成不少障碍。因此,中学生朋友如果能了解掌握一些有关避讳方面的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乃至研读古代典籍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推荐:
标签:古代文学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