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2-27
梁园春五首与探花词五首, 均写于金都南迁后的新都城汴京, 前者重在通过梁园以描写汴京的繁华与景色之美, 后者则以应试者中第后的激动兴奋为切入点, 旨在昭显金朝的国运兴盛与人文荟萃。总之, 这 10首诗都是对金国新都城汴京的颂扬与夸饰, 格调明快而爽朗, 是元好问七言乐府不用古题, 特出新意中的又一种风格。
从 善变唐的角度言, 元好问虽然是以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为师学之 指归的, 但在乐府诗的创作方面,却又是与杜甫、白居易等颇具区别的, 其中最大的不同点, 是杜甫、白居易二人于新乐府的创作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且影响深远, 但当他们一旦离开长安后, 就再也不曾与新乐府发生任何关系了 (主要指创作 ) , 对此, 拙作艺术转型: 杜甫秦州诗的文学特质 [ 4]一文乃论之甚详。而元好问则不然。综元好问一生, 其于新乐府的创作, 乃是由青年而晚年的, 如以上所例举之西曲楼、续小娘歌十首等诗, 即皆作于其 40岁至 50岁之间, 而并州少年行、隋故宫行、天门引、猎城南等诗, 则均为元好问的青年时期之作。元好问青年时期的乐府诗,一般而言, 大都写得格调高昂、意气风发, 如并州少年行一诗即为其代表。作者在这首诗中, 以写实与夸张互为关联的笔法, 对一位 朝发细柳暮朝那, 扫云黑山布阳和的男儿之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 进行了高度赞赏与颂扬, 而其创作宗旨颇与曹植白马篇类似, 即二者都是用以寄托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求与憧憬。仅此, 即可见出青年元好问的理想与抱负之端倪。
二、其他金代诗人的乐府之作
在金元诗人与唐诗的关系探论[ 5]一文中, 我曾就120年的金代诗坛进行了一个总体态势的描述, 认为其 创作最为活跃、宗唐意思最为强烈者, 大多为由宋入金或者籍贯在北方的一批汉民族诗人 , 其于乐府诗的创作, 亦大抵如是。而且, 有金一代参与乐府诗创作的诗人, 除元好问外, 其数量也并非少许。以元好问中州集十卷为例, 其中收录了乐府诗的诗人, 即有 25人之多, 具体为: 宇文虚中、蔡珪、高士谈、马定国、朱之才、刘著、刘迎、王庭筠、师拓、萧贡、高庭玉、完颜璹、王若虚、麻九畴、朱澜、李节、史学、雷琯、王元粹、王郁、阎长言、王予可、李献甫、元德明, 以及邢具瞻 (由辽入金 )。这一数量, 恰好是中州集所著录诗人总数的十分之一。这 25人共有乐府诗 67首, 较元好问多 6首。此外, 总集如
诗、全金诗等, 也都还有数量不等的乐府诗。仅就中州集所收录的乐府诗言, 金代的乐府诗创作, 也是异常热闹、蔚为壮观的。
在上述诗人中, 以宇文虚中、刘迎、雷琯、李献甫等人的乐府诗, 最为时人与后人所称道, 如有金初 文坛盟主之称的宇文虚中, 就是一位颇具特点的乐府诗人。宇文虚中 ( 1080 1146年 ), 字叔通, 今四川成都人, 以宋黄门侍郎之职衔奉使见留, 而成为金国的翰林学士承旨,并与韩昉同掌词命。宇文虚中的乐府诗, 既有如 乌夜啼之类的旧题乐府, 更有古剑行这样的歌行类乐府名篇。古剑行一诗为:公家祖皇提三尺, 素灵 断开王迹。自从武库冲屋飞,化作文星照东壁。夫君安得此龙泉, 秋水湛湛浮青天。夔魖奔喘禺强护, 中夜跃出光蜿蜒。拄颐櫐具男儿饰, 弹铗长歌气填臆。嶙峋折槛霁天威, 将军拜伏奷臣泣。龙泉尔莫矜雄芒, 不见鸟尽良弓藏。会当铸汝为农器, 一剑不如书数行。
此诗题下有注云: 为刘善长作。诗、注合勘, 可知此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送人之作, 还且还借对 古剑的夸耀与对友人刘善长建功立业的勉励, 充分反映了诗人的非战思想与恋南情怀。当时, 诗人虽已仕于金国, 且贵为翰林学士承旨, 但因为战争等多方面的原因, 而于故国的命运仍深表关注, 因而才面对着友人刘善长这柄曾一度 化作文星照东壁的龙泉古剑, 发出了 会当铸汝为农器的意愿之声, 并提出了 一剑不如书数行的认识。仅此, 即可见出宇文虚中乐府诗的现实色彩之一斑。 乌夜啼虽然是一首旧题乐府, 但与古辞乌夜啼写宋临川王刘义庆兄弟在江州 相见而哭的本事 [ 6], 却了不相涉, 为典型的 以旧题写新事 之属。全诗以 汝、 妾对举,表面上是着笔于 妾对 汝 的思念, 实则是借 妾之口, 合盘托出了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一片思念之情, 故结句乃有 知道单栖泪盈枕之谓。而还值注意的是, 乌夜啼虽为旧题乐府, 却全用七言句式写成, 为诗人对旧题乐府进行形式改革的一种具体反映。而刘迎的乐府诗, 又别具风貌与特点。刘迎 (? 1181年后 ), 字无党, 今山东掖县人, 有诗文乐府集山林长语, 今已佚亡。其诗气骨苍劲, 古朴雄放, 乐府诗与元好问一样, 不仅全为新题乐府, 而且还多为歌行类乐府,中州集所著录之修城行、淮安行、摧车行 、败车行等, 即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在题材内容方面, 刘迎的乐府诗, 或以关心民间疾苦为己任, 或揭露战争给城乡带来的破坏性, 如 淮安行、修城行 、河防行三诗, 分别从不同的视点切入, 将 费尽千人万人力而成为 风雨半摧鸡粪土的淮安城, 以及因黄河决堤而泛滥的重大水灾, 均进行了如实述写。请看淮安行一诗:淮安城壁空楼橹, 风雨半摧鸡粪土。传闻兵火数年前,西观竹间藏乳虎。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唯搉场, 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迩来户口虽增出, 主户中间十无一。里闾风俗乐过从, 学得南人煮茶吃。青衫从事今白头, 一官乃得西南陬。宦游未免简书畏, 归去更怀门户忧。落笔尚能哦楚调, 烂醉歌呼客神庙。
从青衫从事今白头, 一官乃得西南陬两句推敲, 可知此诗当为刘迎晚年归故里时途经淮安而作。作者在淮安城所见者, 不仅是 风雨半摧鸡粪土、 西观竹间藏乳虎的满目荒凉, 并且还有 迩来户口虽增出, 主户中间十无一之景况, 而后者所表明的, 是指在淮安城生活与经商者, 几乎都是由北方而南下的金人。这就是在当时属于金国版图范围内的淮安城的现实。而修城行一诗, 则更是加强了对这种现实的描写。诗云:淮安城廓真虚设, 父老年前向予说。筑时但用鸡粪土,风雨即摧干更裂。只今高低如堵墙, 举头四野清茫茫。不知地势实冲要, 东连鄂渚西襄阳。谁能一劳谋永逸, 四壁依前护砖石。免令三岁二岁间, 费尽千人万人力。此诗紧承前诗, 继续就作者眼中所见之淮安城着笔。
在这首诗中, 作者一方面于淮安城 东连鄂渚西襄阳 的重要地理位置进行了描述, 一方面则对 筑时但用鸡粪土, 风雨即摧干更裂的 真虚设 现实表示担忧, 因此极希望主管修城的官吏, 能着眼于一劳谋永逸 的角度, 以 四壁依前护砖石的切实方案, 而使淮安城能成为一座真正抵御宋军北上讨伐的屏障。河防行 也是一首写实之作。全诗主要就金世宗大定十一年 ( 1171年 )黄河决堤, 使南京、孟、卫州界多受其害 ( 金史 河渠 )的现实进行了描述, 作者并于诗中迫切企盼当权者能尽快地解民于水火。其它如 车辘辘、沙漫漫、摧车行等诗, 或写边地的荒凉, 或写山路的崎岖难行等, 亦大都与现实密切相关, 皆具忧黎元、 补时阙之鲜明特点。
雷琯与李献甫, 也是以关注民生疾苦为己任的两位乐府诗人。雷琯字伯威, 今陕西黄陵人, 其乐府诗以 商歌十章而闻名当时。作为连章体组诗, 这 10首歌行类乐府为作者写于 因客有自关辅来, 言秦民之东徙者, 余数十万口, 携持负载, 络绎山谷间, 昼餐无糗糒, 夕休无室庐, 饥羸暴露, 滨死无几 客言如是, 闻之悲不可禁( 并序 )之际, 是一组优秀的 忧黎元之作。诗题中的 商歌, 据沈德潜 古诗源注引淮南子所载, 其本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人宁戚的饭牛歌, 哀婉而悲寂, 雷琯的这组商歌则较饭牛歌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如: 春明门前灞水边, 年年此地送行频。今年送客不复返,卷土东来避战尘。 (其二 ) 灞水河边杨柳春, 柔条折尽为行人。只愁落日悲笳里, 吹断东风不到秦。 (其四 ) 累累老稚自相携, 侧耳西风听马嘶。百死才能到关下, 仰看犹似上天梯。 (其五 ) 行人十步九盘桓, 岩壑萦绕行路难。忽到商颜最高处, 一时挥泪望长安。 (其九 ) 西来迁客莫回首, 一望令人一断魂。正使长安近于日, 烟尘满目北风昏。 (其十 )均采用纪实的手法, 将 秦民之东徙的历史真实, 使之艺术再现, 真切而感人。李献甫是元好问 三知己之一, 其乐府诗与刘迎类似, 即亦以新题乐府中的歌行类乐府见长, 故中州集卷十所著录之别春辞 、秋风怨、长安行等诗, 即皆属此类。其中, 以长安行最值一读。此诗整 20句, 长短句兼用, 在将战乱后长安荒凉景象作如实描写的同时, 不仅对那些贪生怕死、守而不战的将军进行了批评, 而且对蒙古军滥杀无辜的行径亦进行了斥责, 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仅此即可见其一斑。
标签:古代文学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