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1-13
(五)选手组成方面
《职来职往》的选手更加倾向于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而《非你莫属》更倾向于具有话题性的社会人士。如黑导游、海归派、伪娘、网络红人等。相比之下,《职来职往》更能贴近社会真实,而《非你莫属》很可能会向观众营造一个假象,毕竟现在人们越来越依靠传媒去感悟世界,而传媒的不恰当引导也将会带着观众背离真实,向着一种虚幻进发。或许,在市场运作之下,优胜劣汰的强大压力迫使媒体不得不迎合观众的俗品味从而放弃雅格调,而这种不良引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六)播出与合作媒体平台
《职来职往》是江苏卫视与中国教育频道联合制作播出的节目。中国教育频道作为我国公益性频道,肩负着很大的社会责任。其制作的节目要在满足知识性、科教性基础上进行娱乐化和大众化。这也就要求节目制作必须要有很高的文化品味,不能一味追赶大众文化。与之相对的是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与郭德纲主持的《今夜有戏》以及《爱情保卫战》构成了一种市井意味的噱头式热点节目。不同的播出平台,不同的节目搭配,往往会体现出一档栏目制作的核心和实质。
三、同“形”不同“质”,收视各表枝
对于求职类节目而言,除了《职来职往》《非你莫属》以自己鲜明的特色双居鳌头,其余节目如广东卫视《天生我才》、东南卫视《步步为赢》等并没有靠着自己的特色以及节目品牌包装营销等立马冲出重围,其收视以及关注度表现相较于前两个节目稍显逊色。这也凸显了当下一个问题,电视节目类型趋于单一,成熟并成功的节目模式越受到关注,造成同一类型模式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
但是,通过《职来职往》《非你莫属》两个节目系统性的比较,笔者发现即便是相似的环节设置、相似的演播室设置、相似的主持人嘉宾设计,也能够给予编导制作人员一个蓝本去挖掘更多表现的可能性,制作出各富特色的电视节目。所以,有理由相信通过精准定位、精心设计系统性的打造电视节目,即便是同一类型与模式,也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王冠校.省级卫视同质化倾向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李朵朵.职场真人秀节目典范——《职来职往》前途宽广[J].广播影视评论,2011(3).
宁迪,都成.《职来职往》看电视求职节目的创新与发展[J].广播影视评论,2011(9).
樊勇.克服电视节目的同质化[J].声屏世界,2011(9).
谢阜康.电视节目同质化及其对策探讨[J].声屏世界,2011(5).
黄秀根,武隽.坚守传媒社会责任打造适合青少年收看的教育节目——简析中国教育电视台《成长不烦恼》《职来职往》栏目[J].中国编辑,2011(3).
王志达,张小娟.相亲式电视求职节目的SWOT分析——以《非你莫属》为例[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5).
郝璇.消费文化时代的“真人秀”节目——以天津卫视《非你莫属》为例[J].电影评介,2011(16).
综艺暗战 品牌突围——2011天津卫视综艺双雄《爱情保卫战》搭档《非你莫属》[J].广告大观,2011(1).
[10] 曾燕.设计到位,求职节目也精彩——比较分析《非你莫属》与《职来职往》[J].视听界,2011(5)..
[11] 冉儒学.真人秀节目形态分析[J].当代电视,2002(6).
[12] 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J].新闻界,2006(2).
[13] 赖黎捷,赵红勋,李明海.诊治当下电视秀场奇观——以《非你莫属》职场真人秀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1(9).
[14] Nick Couldry, Jo Littler. Work, Power and Performance: Analysing the ‘Reality’ Game of The Apprentice; July 2011 vol. 5no. 2 263-279
[15] Raymond Boyle . From Troubleshooter to The Apprentice: the changing face of business on British television;Media, Culture & Society ? 2008 SAGE Publications. Vol. 30(3).
总结:以上就是新闻传播论文:试论同种模式别样精彩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标签:新闻传播论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