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问题论文

探讨城镇老年人口居家养老

编辑:sx_songjm

2014-07-21

欢迎来到威廉希尔app 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探讨城镇老年人口居家养老,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

〔论文摘要〕随着老年人口数童的增加,城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因为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主要在社区,居家养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推动居家养老良性发展.有利于促进和谐杜会的发展。

据2005 年11 月1 日零时全国人口1%的抽样调查,福建省常住人口为3532 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671 万人,占47. 30% ,其中65 岁及以上的人口306万人,占8.67 % ,由此推算出居住在城镇的65岁及以上的人口约为144.738 万人。福州市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7. 7 万,占户籍人口的13 . 95 %。千百年来,人们认为养老是家庭问题,“养儿防老,,是社会传承的“孝文化,’,但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作为一个老龄化社会,当人们老有所养遇到问题时,养老便逐渐演化为社会间题,它不断对我们传统的养老模式提出挑战。目前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目前福州老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但由于个体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这种方式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这些弊端需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来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这不仅从根本上明确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要问题,而且也为开展和加强我国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类型、形式和内容

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民族传统为支撑,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基本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也就是说老年人可以生活在自己熟悉的住所和环境中,政府不必花过多的资金建设集中的养老机构和设施,只是在老年人所生括的社区范围内实行各种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购物、清扫、护理等日常的生活照料。

( 一) 居家养老的类型

一是独立型的居家养老,老年夫妻独立居住在自己的房子,即老年空巢家庭,或是单身老人独立居住在自己的房子,即老人单身家庭;二是与子女合住型的居家养老,即传统的多代同堂家庭。

( 二)居家养老服务形式

一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二是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托”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 三) 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客

社区照顾。社区照顾应分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和社区养老机构照料服务,其中,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居家老人照料服务又分为上门照料和“日托”照料,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上门照料服务的内容应包括家务型服务和护理型服务,服务对象应涵盖具有有效需求的健康老人、部分不能自理老人和长期卧床不起老人。

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老人实现自身价值、寻求精神寄托、获得心理满足的需要。对于绝大多数老人来说,社区是他们参与社会的重要窗口和桥梁。社区应当为老人提供参与社会的途径和舞台。

社区活动。社区活动包括各种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不同规格的社区老年学校,各式各样的社区老年文体活动,以及社区专门为老年人举办的各种活动。

社会支援。一些社会服务机构在市场经济的原则下,以社区服务的名义在社区里开办的各种为老年人所需要、所欢迎的项目和连锁服务。

二、发展居家养老的意义

( 一)居家养老的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成家压力的增加,年轻人外出闯荡的越来越多;经济、住房等条件的改善,老年家庭空巢化呈明显上升趋势,传统合住比例在下降;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许多城市居民的家庭结构呈倒金字塔形,“4 :2: 1”(4 个老人、1 对夫妇、1个孩子)家庭增多,传统家庭的养老模式和观念受到很大冲击。预计到2030 年,每4 个中国人中就会有1位老人,而每对中年夫妇将要负责照顾4 位老人。有关资料表明,50 年代初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即将进人老年,预计到2010年,60岁以上城市老年家庭中的“空巢率”将达到80 %以上。且未来的“空巢”老人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将无法完全尽到赡养的责任。虽然大多数老年人都喜欢家庭养老,有儿孙绕膝、精神上能经常得到子女的慰籍,享受天伦之乐,但这种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子女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参与社会活动的减少,心理上的孤独感也会越来越强,他们需要得到子女的关怀、理解和精神安慰,老年人这种心理和感情上的需求,是任何福利机构难以满足的。据2005 年11 月 1 日零时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福建省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1 人,而这样的小家庭,即核心家庭要全部胜任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是不可能的,老年人的家庭观念比较牢固,地缘文化观念浓厚,重视街坊邻里的情感维系.他们对社区有较强的认同感、依赖感和归属感。因此倡导“居家生活,社区养老,社会服务”的养老理念,是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方式。

( 二) 居家养老的经济愈义

机构养老虽然能使老年人得到较好的照顾,但大多数老年人并不愿意去养老院,况且社会福利单位床位非常有限。据福建省200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 年末福建省总人口3535 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307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7%。而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700 张。那么大规模发展机构养老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也不符合中国国情。在福州,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一直占主导地位,作为老人来说,“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的,老人辛苦一生,最乐意的是在晚年时能够子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因此有的老人认为子女把自己送人养老院,就是遗弃自己。而有的子女虽然工作负担重,但是也不愿将老人送人养老院,就是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孝。另一面,一些早年退休的老人退休金较少,进养老院的费用也是一个家庭考虑的重要因素。当前政府财力杯水车薪,但又要必须解决“未富先老”的现实困难,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就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社区养老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方式。

三、居家养老发展过程存在的困难

( 一) 资金问题

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人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即使福建省人均GPD 在200 5年已达2237 美元,高于全国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多是人均CDP 在5000美元以上进人老年化社会有相当的差距,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人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

2005 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410.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21 .88 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88. 2万人。

社会养老的很多环节都需要资金,由于社区缺乏自我造血功能,“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工作活动经费以及设施建设费用难以筹措。因此制约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发展居家养老的资金应建立多元的筹措和运行机制。改革资金来源的单一渠道,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财政拨款、社会集资、有奖募捐、各方捐助、街道和居委会出资等方式解决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资金问题。政府要造就一个良好的环境,用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和保障,使投资渠道畅通,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样。如上海浦东罗山市民会馆就是全国第一家引进社会团体一: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投资、独家管理的社区服务机构。

( 二)服务人员问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就业相对困难的人员,服务内容局限于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素质有待提高。这支队伍儿乎没有接受过专业化、正规化的培训。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组成诸如“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孤老残疾保护网络”等志愿组织。他们所提供的救助和服务是无偿的和非盈利性质的。据了解目前福州市社区中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普遍不足,绝大多数社区根本没有形成志愿者组织,也就谈不上具有志愿者队伍。

四、促进居家养老良性发展的具体举措

( 一) 建立老年家庭档案

街道和社区责成人员负责为空巢家庭建立档案。社区服务根据空巢家庭的要求实行包干制或定期服务制。社区服务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比如便民服务的一般项目,特别应增加如修脚指甲、陪同看病等专门为老人的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安装有远程中央控制和服务的电子呼叫系统。没有条件的地方,街道或社区应组织建立联系人制度。联系人可以是健康的离退休老人、学龄孩子或其他社区内的志愿者。联系人与空巢家庭定期保持联系,有问题则按街道和社区提出的应急办法处理。即使安装了电子呼叫系统的地方,也最好建立联系人制度。如果街道或社区需要送饭的老人比较多,可以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食堂或饭馆给老人营养配餐送餐。

( 二) 建设老人活动站

养老院只能解决很少一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多的老人的老年生活只能在社区进行。近年来,福州市社区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小区设置了简单健身场所和老年活动之家,但离真正意义上的新型社区标准还有相当差距。老人们在经济有了保障的同时,更渴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增进生活的情趣,扩大社交的范围,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如福建福州台江上游社区老人活动站是社区老人的聚集地,很多老人习惯在这里聊天、看报纸、打麻将。社区老人基本上是本地人,熟悉很多风土人情,喜欢唱闽剧,社区老人自发组成乐师团,老人们自由地登台演唱。老人活动站给老人提供了一个愉悦的场所,使老人之间交流多了。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