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分析

编辑:

2014-05-09

城乡“大社保”是抓住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体制根基,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现象,实现城乡体制、城乡居民地位和待遇的平等和统一。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必须建立以乡村养老保险为重点,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就业、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大社保”体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国家重点工程大面积征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且就业困难,失地又无业的农民没有生活保障,就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当前应当抓紧在农村建立起三种社会化保障制度。一是建立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建立起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交社保金,年老时领取养老金,对于无交费能力的农民,城市政府应当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集中帮助解决农村五保对象和三无人员无交费能力的问题;二是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低保覆盖的人群主要是城镇居民,广大农村大量的贫困群众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纳入低保范围,城市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保障对象范围和保障标准,做到“符合标准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个不保”。同时对低保户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形成全方位的救助格局;三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首先是确定参保对象,其次是规定基金征缴数额和征缴方式,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的办法,建立起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并把基金委托给商业基金公司专业化、商业化管理。四、发展乡村经济,建立城乡“大经济”框架

城乡“大经济”就是打破城乡分隔的观念,逐步在体制和政策上达到城乡统筹,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了,“三农”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才能真正使城乡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使农村居民达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一是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过去城市、农村隔离的封闭状态,使资源要素能够在城市和乡村较好的流动与自由组合,从而实现城乡在产业上的协调发展。发展乡镇企业要象发展城市园区工业一样,以招商引资和利用民间资金为统揽,以乡镇企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以培养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来增强乡村的经济实力。

二是承接城市产业辐射。统筹城乡,城市反哺农村最主要的方式是积极推进城市工业结构调整,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扩大产业辐射能力,同时搞好农业产品的二次开发,做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集约化、多元化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我省是农业大省,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种植业由过去产量政策向质量政策调整,养殖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由自养自给向规模化、产业化调整,农村外部向农村内部结构调整等,积极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扶优扶强农业骨干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和规模、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二、三产业在乡村的发展,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之间在乡村的合理分布。

四是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方式。土地是农民千百年来的依靠,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仅满足于口粮和日常生活补贴。改革开放以来,土地作为资本已经体现了它应有的价值,特别是在城市,土地成了重要资源,同样是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国家土地与集体土地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农村的存量建设用地不能进入一、二级土地市场,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我省目前经济欠发达、城镇建设尚落后的情况下,要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作股参与小城镇建设,建立乡村土地招拍挂制度,促进乡村土地流转,不但可以有效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而且可以推进我省小城镇建设。目前广东试行农村土地和集体资产权“土地股权制”,是对乡村土地新的探索。

五、改革城乡户籍,建立城乡“大户籍”制度

户籍改革的目的不是取消户籍制度,而是消除城乡“户籍墙”,是城乡之间一次利益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是部门之间的一次权利重组,通过改革使城乡居民在劳动、教育、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首先,要全面改革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淡化户籍制度的“福利化”色彩。事实上,农民进城不仅不会减少就业总量,反而会增加就业机会,并不是有了就业机会再进行人口迁移流动,而是人口的迁移流动和集中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促进城镇就业人员优胜劣汰,可以促进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因此,要实行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集中居住的制度,引导农民流向城镇,真正使农民向市民转变。一方面可以使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提高城市资源的共享度,更好发挥和强化城市的凝聚效益和规模效益。

其次,要创造平等就业的良好环境。我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多数劳动力在兄弟省市务工,证明我省的进城务工制度还不完善,很多制度和措施还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民进城务工,政府应该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限制和歧视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构建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制度,建立城镇与乡村、本地与外地劳动者平等就业机制,建立农民与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农民进城就业的竞争力,还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动员用人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农民工。通过各种宣传,改变“农民进城抢城里人的饭碗”的片面认识,使城乡劳动者拥有平等就业机会。

三是建立城乡居民共享国民教育机制。一方面把农村基础教育费用列入城市政府财政预算,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取消农民工子弟赞助费、择校费,建立“零门槛”教育体制,让每一个农村儿童和青少年享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机会。

六、严格各项管理,建立城乡“大管理”机制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