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05-04
“孝悌”之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根源于人类纯真的亲亲之情,生长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家族社会之中。 以下就是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孔子孝悌之道的启示。
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孝悌”之道不仅具有道德约束的功能,而且具有法律条文的性质,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其中既有充满着人性和人伦色彩的传统美德,又有封建专制主义的糟粕。那么,对于中华文化的这份遗产,我们应当怎样去粗取精、古为今用呢?
“孝悌”是为人之本。孔子“仁”学的基础是人的真情实感,主要内容是“爱人”,出发点和根本是“孝悌”。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五种基本关系,这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称为“五伦”。从古至今,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大体上都处于这五种关系之中。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作为人的这些基本关系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君臣之间的关系演化成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罢了。《大学》对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以及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作了这样的界定:“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虽然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规范,但其中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仁爱。儒家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挚感情。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强调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人与人关系中最真实、最根本的感情。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称为“慈”;子女对于父母的爱,称为“孝”。“父慈子孝”是相互的,父母对子女付出了慈爱,子女回过头来报答父母就是“孝”。《论语》记载,学生宰予认为“三年之丧”时间太长,孔子批评他说,“予之不仁也”,接着指出了为什么“三年之丧”是“天下之通丧”的道理:“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这就是说,一个婴儿出生以后,需要三年的精心呵护,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也应有三年的爱心回报他死后的父母。当今社会,“三年之丧”的旧礼制已经过时,但孔子指出的孝是爱的回报,这一点却永远不会过时。对于宰予,孔子为什么不说他是不孝,而说他是不仁呢?因为在孔子看来,孝是仁的根本。正如他的学生有若所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古文“弟”与“悌”通用,是指兄弟之间,哥哥对弟弟要关爱,弟弟对哥哥要尊重,这叫“兄友弟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的仁爱精神,就是从对父母的孝开始,延伸到对兄弟的悌,对朋友的信,以至于对天下人广泛的爱,同时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孔子孝悌之道的启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中国哲学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