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在古徽州的实践

2012-10-18

(三)

古徽州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最深厚,保存最完整的地域之一。其中,中国古人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在这方钟灵毓秀的青山绿水和众多的族群村落之间,得到了最充分的实践和体现。徽州虽说山水秀美、风景绮丽,但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且山陡土薄、地力贫瘠。这对以农耕为主业的徽州山民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利因素。为了保护植被和土壤,徽州不少古村落都制定过禁伐禁猎的乡规村约。其中有的村落就以“保龙脉,来龙为一村之命脉,不能伐山木”为由,严禁村民砍伐后龙山的风水林.绩溪龙井胡氏就有禁伐之族规:“堪舆家示人堆砌种树之法,皆所以保全生气也。各族阴阳二基宜共遵此法,尤必严禁损害。”据《橙杨散志》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徽州府歙县颁布告示,严禁在溪口山冲要脉等处“采伐”、“开凿”,“挖煤采石”,“倘敢故违,立拿从重究治。”又据《白杨源志》记载:“各村祠下之山林,赖祖栽均未向理,斧斤不时入伐,……若不经理严禁,恐做尤不堪设想,故今邀集公众议决,将山场树木,概行严禁……如违照章重罚,决不宽容。”

从上述宗规、府令和议章可见,当时徽州人对自然界的山石草木,土壤植被是非常珍视的,认为它们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宗族命运息息相关。所以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禁伐禁凿,以保护民众聚居的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徽州人在村落择址、依势朝向等方面也十分注重与周边生态环境相统一。一般来说,徽州古村落大都以天然山水为依托,即依山傍水,枕山环水,随坡就势,择高台建基.正应合堪舆学所说:“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在古徽州,察山川I地势,相阴阳向背,择吉地建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案例比比皆是。据史籍载录,方氏荷村派始祖见古徽有一处“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而特立,后有幽谷窈然而深藏,左右河山回环,绿林阴翳”,遂“慕山水之胜而I-居焉。-Ez?3Sk皖绩古村落约有900多个,大多是按照中国古代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观念和民间堪舆之术择地而建。绩北上庄石家村就是一个范例。它背依旺山,面临庐水,整个村落外围山拥水抱,与自然融合相谐,相映成趣。又如古黟宏村,同样是枕山面水,背靠黄山余脉雷岗山,面临新安江末支虞山溪(西溪)。整个村落“引西溪以凿圳绕村屋,其长川九曲经十弯,坎水横注”。与村中天然泉水汇蓄成一半圆形池塘,名为“月沼”。明万历时村南又开掘一弓形池塘,称做“南胡”。这样,整个村庄既水脉环绕,湍流不息,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又解决了村民的饮用、清洗、灌溉和消防等用水。古黟西递村,人称“桃花源里人家”.是当今保存最完整的皖南古居民之典范。它深藏古徽腹地.周边山环水绕,清雅秀美,与陶潜笔下的“世外桃园”别无二致。村内街巷一律用青石铺面,巷道两边则以条石砌沟.以利排水。民居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宅院内外通透相望.景中有景,环保、实用、审美等均在考虑之中。

徽州人择基建村还特别重视村头的水口风水。据堪舆学称:理想的水口应为“狮象蹲踞回互于水上,或隔水山来缠裹。”徽州人在聚族而居时,都要对照堪舆书典实地考察选址。他们除看重水口环境,即天然山川形态外.还常在水口周围种竹植树,甚而挖塘、筑坝、造桥,营建亭台楼阁,名为镇关之物。如休宁古林水口就堪称一绝,其“东流出水口桥,建亭其上,以扼要冲,而下注方塘,以入大溪,为村中一大水口,桥之东有长堤,绵亘里许.上有古松树十株”r29]徽州古村落周边和水口处经多年营植,大多是绿树成林、浓荫遮掩,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按堪舆之说,乃瑞气不外溢,邪气难冲入。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人工构筑与天然景观融为一体,村落四周与自然山水林木和谐相依,诚然是清新怡人、有利安康的人居环境。

总之,徽州村落林林总总、形态各异,但其总体特征都是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处在自然怀抱之中,一派纯净田园风光.无怪乎生活其间的徽州人,其乐融融,常以诗文赞美家乡之胜景。曹文植在《咏西递》中写道:“青山云外深,自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经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齐彦槐在《冲麓村居》中吟咏:“芳郊雨初霁,桑者意闲闲。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薄雾东皋望,归来自闭关。”类似的诗文不胜枚举。

从文化特质及历史传承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尽管不成体系,但它内在的文化品格与中国“易”、“道”文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它在民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尤其在皖南古徽州,通过徽州子民的长期实践.其观念形态已演化成了极具典型生态意义的物化遗存一一与自然和谐相依的古村落。当下,它正在受到国内外愈来愈多的现代人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它所拥有的丰富文化内蕴、生态伦理价值对当前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

威廉希尔app  中国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