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论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2013-04-25

(二)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以及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能及时与市场经济接轨,是高职院校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又一重要因素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可以通过考硕、读博,得到进一步的深造、提升,而高职在校生因高数、英语等基础知识薄弱,大多数只能就业,争取跨入蓝领行列。少部分学生将全部时间和身心用于学习,希望通过“升本”考试取得更高的学历,而较低的录取率使他们感到渺茫。

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一部分高职院校没能及时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统领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改革,存在着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情况。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在实验、实训条件及“双师型”师资不足等方面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高职生动手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较于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就业问题严重。高职院校贫困生迫切想通过就业、创业改变经济窘状的希望十分渺茫,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业与继续升学深造的局限,更促进了他们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怀疑,经常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三)不良认知结构和心理素质是形成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内因

心理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动的前提,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认识,决定人们对于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基础。

经济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生活中的低影响性以及自身心理上的脆弱性,是高职贫困生群体的基本特症。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公正地分析自身弱势的原因,在埋怨社会不公的同时,又习惯于逆来顺受,不能把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个人努力紧紧地联系起来,不能从环境给予自己的精神压力中解放出来。

高职生在自我意识发展上,应该更多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而很多贫困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思索自我与他人及社会关系时,往往盲目贬低自己,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的成长和心理的发展。

三、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扶其贫”的同时,更需要“扶其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高校都相继建立、健全“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校园资助体系,为他们顺利入学和毕业在经济上开辟了“绿色通道”。然而,仅此还远不够,我们觉得“扶其贫”的同时,更需要“扶其志”。贫困生应该知道,暂时贫困不等于永远贫穷,更不意味着自身价值的丧失,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经济贫困现象。要通过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典型来激励他们正视贫困,树立信心,勇敢地面对现实,大方地走出自我,提高抗挫折能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的专业竞争能力

“扶其贫”,“扶其志”后,更应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以“造血”方式提高贫困生的竞争力和生存技巧,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心理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职院校应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实现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实用化与操作化,以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院校要加大信息技术环境下与企业合作的相关课程建设改革工作,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造就什么样的人才。这样,学生的就业问题迎刃而解,缓解了因就业而产生的焦虑。

学院应该为各类科技学术竞赛活动提供场地和经费资助。积极开展课内外创新活动,通过学习小组,社团活动,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贫困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在高职院校中,通过鼓励并建立贫困生自主创业示范园,既部分解决了贫困生经济困难,又为他们毕业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既从深层次上对贫困生由于经济贫困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减压,又为贫困生走出自我、走向未来树立了坚定的信心。

(三)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在组织结构上,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在院部设置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基础上,各系部建立二级心理联络站,从辅导员中选拔有心理方面特长的老师担任系部心理老师。各班遴选1-2名工作认真负责、热心公益的心理联结员,充当班级“心理气象员”。在对重点人群(特别是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跟踪工作中,将关注深入到位。学校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课程。在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中可采用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其中团体辅导,因特别有利贫困生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他们在团体的情境中,释放自己的情绪,促使他们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从而形成较高水平的自我认知等特点,要大力提倡。

总之,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存在将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现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将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只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困扰,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促进校园、社会的和谐。

论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论文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