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探析

2013-02-09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我国女性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普遍偏差、心理素质普遍偏弱、就业能力普遍偏低。为此,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职业教育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从唤起自我潜能意识、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加强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来促进女性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城市适应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农民工;女性农民工;职业教育。

一、女性农民工的界定及特点。

(一)女性农民工的界定。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1]这里所研究的女性农民工是狭义的农民工中的女性群体,即指拥有农业户口,从农村进入城镇,在城镇谋生的女性社会群体,她们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不具有真正的工人身份。相对于男性农民工而言,由于生理性别的差异及社会性别的不同,使得她们在职业选择、社会报酬、心理素质和幸福指数等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是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

(二)女性农民工的特点。

1.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长期以来,在广大农村地区,对女孩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这就必然使得来自于农村女性中的女性农民工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其中文盲、半文盲比重较大。他们中的许多人知识水平偏低、学习能力差,接受进一步学习的难度较大。“女性教育意识”缺失在这种实践层面上体现出来的是女性农民工不能达到现代城镇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能适应越来越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

2.心理素质普遍偏弱。女性农民工的弱性心理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卑心理。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不少女性农民工自卑感严重,缺乏自信心,缺少进取精神。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面对城镇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使女性农民工不太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许多事情都感到不能胜任,有的进而产生痛苦感,久而久之,她们便失去了自信。自卑心理不仅影响社会对女性农民工的评价,而且也成为女性农民工事业发展的最大的心理障碍。其次为依赖心理。农村女性不但在生活上具有依赖性,而且从思想上也具有依赖性。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农村女性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理所应当,“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观念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当代农村女性对男子的依赖正逐渐减少,但依赖心理在潜意识里仍然存在。调查显示,农村妇女在选择配偶的过程中,仍然希望借助于婚姻寻找对男人的依赖。依赖心理使女性失去成才和成就事业的愿望和动机,绝大多数女性农民工亦是如此,进城务工,大多都是跟随丈夫而来,自己的成才动机和成就意识不强。可见,依赖心理是束缚女性农民工成才的重要心理因素。三是退缩心理。工作的开展、事业的发展,除了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强意志是一个人能否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导致女性农民工在文化素质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农村男性及城市女性,那么她们要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则既需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更要有坚强的意志。然而,在成才的道路上,女性农民工却存在着诸多特殊的困难。有些女性农民工在顺境情况下,还能努力进取,颇有信心,但一遇困难,就知难而退。她们承受压力和面对挫折能力不强。退缩心理和意志力薄弱是阻碍女性农民工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成就动机普遍偏低。从心理学研究来看,成就动机是推动一个人努力获得成就、达到目的的一种欲望,是推动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的内部动力;它对人的学习、工作起着定向和推动作用;在某种情境中,对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抱有很高期望值的人,会比期望值很低的人表现得更为出色。[2]同样,女性农民工成就动机的高低,也影响着她们实现内心目标的可能性。然而,不少的女性农民工认为:女性就应该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取得成功是男性的事;她们总归是女人,首要的任务是做好妻子和母亲,养家糊口是男人的事。可见,女性农民工的成就动机的偏低,她们对自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

二、女性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分析。

(一)主要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单简重复的操作性工作。

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进城务工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进城务工人员拥有的重要社会资本。由于没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也缺乏相应的技能,女性农民工很难在城市找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因为没有专业技能,且缺乏竞争力,她们大多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简单重复的操作性工作。她们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印刷、食品加工、玩具、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或者保姆、家政服务、餐饮、娱乐、休闲服务员、售货员等服务业,其向上层职业流动的机会远远少于男性。[3]从她们所从事的轻工业方面的工作来看,通常劳动强度都较大、工作环境较差,工资福利与劳动付出不成比例,工作时间较长且很少休息娱乐时间和活动;从她们所从事的服务业方面的工作来看,大多对年龄和外形有条件,一般要求年轻和形象好,这种工作职业生涯短暂,竞争激烈,而且地位低微。女性农民工在这些行业就业,没有什么发展前景,收入也不稳定,且社会地位低下,她们在城市的生存状况不理想。

(二)劳动报酬和职业认同程度偏低。

一般来说,女性农民工比男性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低。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调查发现,女性农民工的月工资比男性明显偏低,女性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910.78元,男性农民工为1100.24元,二者相差近200元。[4]原因主要有:(1)由于所从事的行业不同或受教育程度不同引起劳动报酬的差异。通常,男性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业、运输业、制造业、野外施工等艰苦行业的工作或从事管理和技术性工作,因行业艰苦或脑力劳动含量高,因而报酬相对要高一些。(2)由于性别歧视。许多用人单位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存在男女农民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很多单位认为招收女性农民工要承担更多的人力资本,女性的生理、生育、照顾家庭等都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成本,她们甚至会因为生育、哺乳的情况随时被中断工作,而且在相同的福利待遇下,女性农民工创造的财富可能相对要少一些。[5]这些情况都会让企业减少招用或不招用女性农民工,即使迫不得已要招用女性农民工,一般给的报酬也尽可能压低。

同时,由于女性农民工没什么文化和技能,她们对于工作的性质、场所、职业没有什么挑剔,来城市打工的目的主要就是挣钱,工作体面与否倒是其次。另外,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工作不好找,只有工作选人,不可能人选工作。因此,女性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被等同于“没有技术、没有地位、没有前景”的职业,难以得到社会正面的评价。这样也就使得女性农民工内心普遍有种被排斥、失落、没有尊严的感受,她们的职业认同程度偏低。

(三)从业稳定性不高,压力大,幸福指数偏低。

女性农民工来到城市就业,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由于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欠缺,再加上就业市场信息的不畅通,她们就业困难重重,工作极不稳定,大多是短期或临时性的。另一方面,女性农民工还要在家庭中承担起家务、生育、抚养子女和照顾老人的责任。青年女性农民工因生育行为而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等孩子稍大些时,她们又重新投入城市务工市场。生育前后这一过程身体、心理的变化都会对她们的重新就业产生影响,相对于男性农民工来说,她们所要承受的精神负担和压力要更大一些。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女性农民工在就业中会表现出困惑彷徨、焦虑无助,女性农民工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是指农民工对自己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的心理满意程度,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幸福指数与自身的心态、价值观密切相关)一般低于男性农民工和其他城市女性。有报告指出: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女性农民工比男性农民工更不乐观。有43%的女性农民工表示自己经常“心情烦躁”,这一比例比男性农民工高5.5%。[6]

三、积极推进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城市适应能力。

(一)宣传现代女性角色观,唤起女性农民工的自我潜能意识。

在职业教育的内容里,要大力宣传现代女性角色观,改变女性农民工旧的传统的女性角色观(贤妻良母)和性别特征定势(怯懦、柔弱)。要让她们意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女性的社会角色也在发生变迁。女性农民工不应该只附属于丈夫和从属于家庭,应该让她们认识到在新时代自身所承担的重任和义务,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体现。因此,职业教育要宣传新的女性角色观,提高人们的性别觉悟,要对女性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要对女性生理、心理特征等理论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以帮助女性农民工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启发男性及整个社会正确的评价女性农民工,从而为她们的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同时,职业教育应该改变传统观念里的对女性潜能认识的误区。传统观念中,对女性整体的第一印象是柔弱,也普遍存在着“男强女弱”的偏见。由于受到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多方面的“女不如男”的暗示,许多女性农民工自身也认为自己各个方面都不如男性。事实上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在男性群体中,智、愚差别悬殊,而女性群体中,智力发展较为均匀,多属中等。男女两性智商平均值均衡,只是在智力的具体表现方面各有优劣。[7]然而,社会对女性潜能的认识偏差却依然客观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对女性潜能认识的不足。为此,职业教育应通过一定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女性农民工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辩证地看待自身潜能的优势和劣势,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要认识到自己有可以提高和不断成长的一面,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我,增强信心,把自身的潜能尽量发挥出来。

(二)加强女性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它不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和岗位,而是指可以迁移和运用到很多职业和岗位的能力,它具有相通性,即是人们从事哪一种职业都离不开的一种通用的职业能力。

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个体适应新环境新工作,能促进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在我国,一般依据职业核心能力活动指向的不同,将其分为学会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五种。[8]而我国女性农民工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显示出她们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缺失,越来越注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应采取一定的举措来提高她们的职业核心能力,从而促进其就业和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具体来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在强调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注重对失地农民基础文化知识的补充,促使他们养成自我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会学习的能力。应对她们进行基础文化知识(如读写算、生活常识、健康知识、市场经济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简单的外语口语等)的补充;要让她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意义,使其慢慢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摆脱身份认同危机感,建立起与城市居民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渠道,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提高交流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3)开展组织和管理知识培训,消除以前在农村所带来的小农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学习并领会现代企业或公司的管理理念,一方面使其更好地习惯并遵守工作单位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可一定程度地促进其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提升。(4)进行城市适应性教育,提高其面对城市生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对其进行现代观念、文明准则和城市意识教育,树立城市人际关系意识、城市公共意识、城市卫生意识、城市文化意识,使其思想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提高他们在多元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能力、对话能力、组织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等。

(三)采取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女性农民工的就业。

职业教育应根据女性农民工就业群体的非同质性而采取相应不同的措施。第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解决部分返乡女性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主要针对“60后”和一部分“70后”女性农民工;第二,要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女性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主要促使“80后”和部分“70后”女性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转变为城市工人。

1.引导部分返乡女性农民工回乡从事高效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或从事养殖业。这主要是针对“60后”

和一部分“70后”、因种种原因感到在城市就业压力太大而情愿返乡的那一部分女性农民工。这部分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不强,在城市发展受挫,应该做好她们的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帮助她们回乡做好相关的农业、农副产业或畜牧养殖业的技术指导和创收工作。为此,职业教育应在农业更新换代的基本知识、劳动技术知识、妇女保健、实用科技、畜牧养殖、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大对返乡女性农民工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掌握相关农业科技知识,促进其增收致富。

2.促进女性农民工的城市就业。这主要针对“80后”

和部分“70后”、相对年轻、有一定文化、城市适应能力稍强的那一部分女性农民工。一是鼓励女性农民工个人或家庭在城市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或建立微型商业。可鼓励其本人或夫妻双方共同在城市打工创业,如开小百货店、小饭店或服装店等微型商业。对于这部分女性农民工政府要给予她们税收上的优惠或管理上的人性化支持,职业教育要从经营管理知识、财会知识、税法知识等方面对她们进行培养、宣传和教育。二是对那些想进入企业或单位的女性农民工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政府要加大投入,定期举办一些相关技能的培训班(免费或部分免费);企业要积极开展对女性农民工的入岗培训和在职培训;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职业院校丰富的师资力量和雄厚的办学条件,在职业院校设立夜校,协调女性农民工的时间,使其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学习相关技能和知识;充分利用社区组织的力量,加大社区教育宣传,对女性农民工进行相关心理咨询和辅导,缓解她们的工作压力和内心焦虑,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城市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刘双良。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52-57.

[2]李宝峰。论农村女性成才的心理障碍[J].成人教育,2004,(10):3.

[3][5]国晓丽。我国女性农民工的就业特点与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0,(3):67,68.

[4][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课题组。农村迁移工人在城市劳动力市场表现方面的性别差异[J].共产党员,2008,(12)。

[7]周毅刚。职业女性继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2000,(2):89.

[8]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12.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