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与心理学教育

2013-01-18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与心理学教育

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 来自不同学科的先进理论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其中心理学更是与大学教育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当代高校教育中的许多教育方法都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此我们简单讨论一下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在经历了十年浩劫的磨难后得到了全面恢复, 其中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得到了很大的重视。许多老一辈的心理学工作者们将他们的研究方向对准了与发展教育有关的方面。直到今天,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仍然是我国心理学界关注的焦点。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1882 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学》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诞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大学这一时期与个体的自我同一感和基本亲密—基本孤独感有重要的关系。因此是发展心理学所关注的重要人生阶段。通过已有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 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

自我意识, 是指人对于自己和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它包括自我观察, 自我评价, 自我检查, 自我监督, 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等等。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还不能很好的给自己定位。当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出现偏差时,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同一性出现问题时, 往往会迷失掉自我的所在。因此,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评价有权威性, 有影响力。应当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交往, 小心翼翼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 要提前输入信息, 多打预防针。可以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制止某种不良倾向, 旗帜鲜明的树立正气。

2 从认知过程来看, 抽象思维的能力

得到了发展, 但是思想带有片面性大学生受到过系统的思维训练, 所以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思维方式。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创造力都随之增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 伴随着独立思考问题而出现的是, 他们喜欢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能够熟练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观察社会现象之前, 他们的观点大多都很偏激。因此要教育学生关心他人, 关心集体, 人际关系紧张时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有利于融洽关系, 培养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团结互助的集体。

3 从情感过程来看, 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现代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 随着校园生活的深入展开, 社会需要增多, 情感也日益强烈, 日益发展完善。但是如果受到内心需要和外界环境影响的强烈刺激, 他们的情绪又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而表现出两极性, 既可能在短时间内从高度的振奋变得十分消沉, 又可能从冷漠突然转为狂热, 乃至造成消极的后果。因此大学生远离父母、亲朋好友, 情感上依恋他人, 这时候教育工作者如能够和他们在情感上多沟通,了解学生, 帮助他们度过不适应期, 对以后的交往是有很大作用的。

4 从意志过程来看, 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 不稳定

当代中国的大学生都是经历过高考洗礼的, 所以多数已能逐步自觉地确定奋斗目标, 并根据目标制定实施计划, 排除内外障碍和困难去努力实现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学生中, 大学生意志水平的表现也不一样, 如在专业学习活动中, 有的往往意志水平的表现较高, 而有的则意志水平就相对比较低。在同一种活动中, 大学生的意志水平表现也有较大差异, 心境好时意志水平较高, 心境差时则显得意志水平较低。情绪波动对于他们意志活动水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和小学, 专业性是大学的最根本的特征。中小学的培养目标是提高青少年的一般文化素养,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发展青少年的智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术才能或专长。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应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大学阶段学生智能发展的重点, 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大学教育的重点。创造力是个体产生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集中体现在优质的发散思维上。发散思维有三个品质指标:流畅性—在短时间内思维发散的数量;变通性—思维在发散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独创性——思维发散的新颖性、独创的程度。华东师范大学的潘洁等人为了探索大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及其规律性, 发现和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才能, 根据吉尔福特三维智力结构编制测试材料, 对上海地区的大学生(包括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大专的文、理、工等1 2 个系科)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大学生共57 7 人, 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已得到较好的发展。以语文测验的结果为例, 在6 0 分钟内(每测验题10 分钟, 共6 题), 平均每人连续发散量(流畅性)为49. 10, 变通方面达到13. 59, 尤其有意义的是, 平均每人在6 0 分钟内的发散性思维中, 有2 . 7 3 是新颖、独特、确切的内容。图形、符号的测验也达到类似或更好的水平。因此, 在大学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正是时候。日本的学者研究也认为, ( 1 9 ~2 2 ) 岁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培养期”, 是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期。教育心理学的这一研究发现对于开展大学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心理学在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教育的关联。事实上还有很多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运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于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这一话题, 我们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这项研究中来。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