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中医药院校应加强医学心理学教育

2013-01-18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浅谈中医药院校应加强医学心理学教育

1977 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这种先进的医学模式取代了长期统治着西方医学领域的教条主义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从而对现代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至少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角度和层面上去探索某个病人或某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医学心理学作为中西医学生在校期间所有的课程中唯一一门介绍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课程,在中、西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多年以来,医学心理学教学在中医专业课程设置中一直处于一个非常边缘化的位置,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中医专业毕业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和识别病人的心理问题或心身障碍,进而影响他们与病人的沟通和治疗。本文从中医专业心理学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加强医学心理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目前中医专业医学心理学教学安排的现状和带来的问题医学心理学随着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应运而生,我国在上世纪80 年代初就已经将医学心理学纳入高等医学教育的知识结构中。1987 年在成都召开的卫生部医学专业基础教材编写工作会议上,确定医学心理学为医学生的36 门必修课之一。此后,全国的中医院校也相继开设了医学心理学或类似课程。在执业医师(临床医师) 考试中,医学心理学也占有10 %~15 %的比重。然而,到现在为止,由于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尚无医学心理学的考试内容,所以,中医专业很少重视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与临床医学专业相比,中医专业的医学心理学课程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首先,课程性质多为选修。中医院校的医学心理学课程很少被安排为必修课,多数以选修的形式开设,而且开设时间较晚。到了高年级时,很多学生已经选满了选修课的学分,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不会选这门课,或者就算选修,部分学生从内心也认为这门课程是可有可无的,仅仅是来混学分而已,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其次,授课内容缺乏统一规划。由于没有中医专业的医学心理学课程规划和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中医专业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也是各自为政,内容上很难统一。有的学校仅仅是安排一门普通心理学课程,讲授一些基本心理现象而已,这样很难教会学生如何在临床上运用这些知识。有的学校则用中医心理学来代替医学心理学课程。由于中医院校医学心理学教学内容安排上的随意性及各行其事,因此往往无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医学心理学知识,这只会使学生产生困惑,甚至对医学心理学产生简单化的错误理解。这种认识一旦形成, 将妨碍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技能,同时更无法使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与技能为病人服务。而且,客观地讲,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目前来说远远不像医学心理学那样完善,中医心理还仅仅是一些基本思想,缺乏一套完整的心理问题识别和治疗的机制。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医生来说,仅仅了解一些中医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往往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再加上目前流行的心理评估、心理治疗方法基本上都来源于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的知识体系,仅有中医心理思想则很难与别人的工作进行对比和交流,不利于年轻医生的成长。

第三,课程建设严重滞后。由于医学心理学不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暂时没有列入中医执业医师的考试范围之中,所以各个中医药院校存在不同程度的对本门课程重视不够的现象,师资不足、条件有限,导致虽然多数中医药院校已经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但是国内中医药院校尚没有省级以上的医学心理学精品课程。

第四,无法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接轨。1999 年国家卫生部颁布实施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是所有医学类学生获得行医资格的必经之路。在目前开考临床医学等3 个医师资格门类中,医学心理学为必考科目。在中医学考试门类中,目前虽暂无医学心理学的内容,但根据目前社会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和需要程度来看,中医师的执业资格考试必将增加医学心理学的内容。由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医学心理学试题按规范的现代医学心理学设计题库,因此,如果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没有学习过系统、规范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将无法应对这类考试。这些由于教学内容不规范而造成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研究解决,否则中医院校的医学心理学教学将很难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2  对中医院校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具体建议

首先, 把医学心理学课程性质改为必修。因为目前绝大多数中医院校的医学心理学或者类似的心理学课程都是选修课,这一方面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能接受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教育,既然没学过,那就更谈不上将来在临床中应用。另一方面,选修课的性质还会让学生从印象上认为心理学知识与他们所学的临床知识相比并没有什么用处,从而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大大地降低对病人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更谈不上心理诊断和治疗了。改为必修课程以后,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心理学在临床和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尽量纠正对心理学的错误认识,并且懂得有些问题并不一定需要使用药物或其他临床治疗的手段,可能几句鼓励的话,一次积极的倾听就可以解决某些病人的“顽疾”。

其次,增加课时量和细化教学内容。目前很多中医院校的医学心理学课程课时量很有限,一般都是20 课时左右,这些课时量即便是讲授医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都非常紧张,那习那些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这不利于他们在日后的临床践工作中使用这些具体的知识。在增加课时量的基础上,可以多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操作的内容,比如学习使用心理测量量表诊断和分析问题,学会通过晤谈识别心理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学会应用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技巧,了解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等等,这对他们日后的临床工作大有帮助。

第三,必须实行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让学生背下来了多少现代的医学心理学理论,而是应该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心现,理解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原则,并且能够使用这些原则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学生,他们也更希望自己也参与到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管是课堂气氛还是教学效果都比较令人满意。但是以前由于课时量的限制,很多老师在进行医学心理学教学的时候采用的是理论知识“满堂灌”的方式。看起来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没有发挥出来,他们自然也很难接受这样的“心理学知识”。由于联系不上实践,所以有不少学生认为心理学跟其他晦涩难懂的课程一样“没什么意思”,这样也会大大影响他们将来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所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个心理学的理论、方法都辅以案例讲授,甚至,让学生自己回去在生活中应用,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工作原则,将来在生活或工作中也更容易进行运用。比如在讲授心理学的基本工作原理“中立性态度”的时候,笔者就会讲出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让学生采用人生AB 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选择,每次选择教师都会给出点评,让他们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在咨询中采用“中立性态度”而不能直接建议别人去做什么事情,从课后的反馈看出来,学生都能理解并自觉在生活中应用“中立性态度”,学会了尊重别人的选择,学会了“不替别人做决定”。医学心理学是现代医学理论的三大支柱之一,她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技能于一身,是既有基础学科性质,又有应用学科性质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现代医学教育中是必需具备的知识。对于中医高等教育来说,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不可缺少的现代医学课程,正像解剖学、生理学不能以中医的内容替代一样,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只能严格按其学科体系及内容进行。只有客观、系统地将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传授给学生,才能使他们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学以致用。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