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心理学基础对高校教学课程设置的启示

2013-01-18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关于心理学基础对高校教学课程设置的启示

范式是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理论、传统和方法,它是一种模式、形式或规则,支配着探究的行为、解释资料的方法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高校课程的心理学范式研究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现行高校课程设置是否适应学生当前心理发展水平,二是高校课程设置如何才能做到适应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意义。运用心理学规律指导高校课程设置,从不同视野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 一) 心理学为高校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心理学理论有助于我们在确定高校课程目标时采用什么样方式来表达,或确定其目标能够达到何种程度。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所有形式的高等教育内容,尤其随着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增多,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应得到重视,并做为课程目标的合理依据。依据心理学规律,高课程目标既要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性目标,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要求,又要在共同性目标的基础上有一个差异性目标,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个性特点;既应当具有整体性,在设计时考虑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以促进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意等不同系统的全面发展,又应当具有层次性,在设计时突出重点,有所侧重,从而构成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国外有研究者将课程比作相互联系的小路,教育者应通过课程设置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学科内知识的网络连接点.以便学生可以在其中学会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会迷航。

( 二) 心理学为高校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高校课程量与深度的总体水平,是由学习者心理发展特点与水平决定的。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在选择高校课程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 课程内容与学习动机的关系,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2)课程内容与学生主动参与的关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内容中去,既包括外显式的参与,也包括内隐式的参与;

(3)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在选择时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不能过深、过难、过多,也不能过浅、过易、过少,要难易适度、多少适量,设计出。摘桃子式。的知识,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 4) 课程内容与学生思考能力高低的关系,。一位优的课程专家不但要能解决教材难易程度,同时也要能分析思考历程的高低层次。,根据心理学原理,高校课程内容既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范围和要求;更应体现差异性,反映课程的个性化,在难度上呈现阶梯性,在类型上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高校课程内容知识应做到丰富多彩,包含多种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缄默的知识,内贮的知识、外存的知识、教材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从而使其更有吸引力,更具生长性,如可设置一些培养个性的课程,如学习规律、创造性心理学和发散思维训练等。

( 三) 心理学为高校课程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参考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高校课程结构调整过程也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继续性原则,能不断地、逐渐加深地为学生提供达到这一目标的训I练机会。例如,近年来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上就提出了外语和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四年不断线。二是程序性原则,后学的东西需在先学的东西基础上更加广泛和深化。通俗地讲,就是处理好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使内容的纵向排列符合客观规律性。今天的基础课不应是过去停留在为专业课服务的层面,而是一种。宽基础。,是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例如英国就特别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反对实行时间过早、范围狭窄的专门化训练。英国各高校的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为30%一40%左右,平均约为34.98%。基尔大学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第一年是以一般教育为中心的。基础学年”,学生通过基础学年的学习,加强了普通知识教育,为进入主要学年的专门学习打下宽广的基础。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生对于基础课的学习热情不大,为了使学习者有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我国高校设置课程时既要包含基础理论,又要包括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或本专业所需的前沿理论,要尽量把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新发展、新理论、新信息反映到课程内容中去,要全面、发展地看待职业和社会需要,并要考虑到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体现课程的。前瞻性,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学以致用的目的。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