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尝试:改革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性

2013-01-18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尝试:改革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性

教学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新课程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但长期以来,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评价存在很多问题,如过分强调总结性评价而忽视发展性评价;评价指标单一,重知识点的考察而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多采用纸笔考试等。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最终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回忆笔记,考后忘笔记”的局面, 使得学习仅仅停留在较低的识记层面上。当然,也就谈不上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运用这些知识了。针对以上教学评价上存在的明显缺陷,我们一改过去单一的评价模式,重视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改变一卷定分的评价方式,兼顾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有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性测验以及学习小论文等部分组成。增加平时成绩的主要目的重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强调学习过程。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平时成绩的评价功能,其比重不能太小,我们将其比重提高到了总成绩的50 %。期末考试以笔试为主,但对考试内容的构成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增大主观试题和能力测试的分量,尽可能压缩应试考试的记忆型内容所占的比例,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增加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答案是开放的,避免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就去应付考试, 重点检测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感悟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深切地感受到上好一门课不容易,上好带有示范性质的教育心理学课就更不容易了。感受到要上好这门课程会遇到很多困难,而要克服这些困难,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许多更高的要求。首先,虽然师范院校中的教育心理学教师具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通常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缺乏充分的感性经验和实践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在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师范院校中教育心理学教师必须主动与中小学取得联系,甚至“蹲点”,深入到中小学, 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 参与到新课改中去。当然,作为学校方面也应该为这部分教师创造深入中小学实际的条件。其次,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的优点,其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但是,并不是谁都能充分而合理地使用它来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如何使用相关软件。并且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素材、制作课件。第三, 由于本学科教师都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就可能导致教学时无法联系学生的专业学科进行教学,使学感到生疏、空洞和可操作性差。为避免出现以上情况,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在教学中主动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学生的专业学科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知识的可迁移性。总之,由于教育心理学课程在师范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我们必须发挥其示范性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发挥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排头兵作用,为中小学培养更多的生力军。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