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内外化影响因素的心理学分析

2013-01-16

外化时机个体的内化意识要转化成外在行为需要依据一定的条件。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至于忘却了个人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变得“去个体化”。1967 年200 名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围观一个声称要从塔顶跳下来的同学,下面的人起劲地同声呼喊:“跳! 跳!……”最后那个学生真的跳下来,当场身亡。津巴多还以系列实验证明,匿名性使损坏公物、伤害他人成为个体道德所许可的行为。在现实中,学生可能一边对暴徒的掠夺发出抗议,一边制作或使用盗版光盘,或在网络聊天室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个体能否将已经认同的道德品质外化为行为,还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从众从众是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个体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心理学家阿希的从众实验显示,当群体中出现一致的错误答案时,3/4 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在公共场合,如果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外化属于“孤掌难鸣”,甚至常被他人讥讽,那么他实施道德行为就会发生困难;反之,如果他的道德行为受到众人思想、意志和行为的支撑,那么外化就容易多了。在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外化中,这种情况都适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高职院校德育的主旨所在。“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知”是为了更自觉地“行”,“行”是对“知”最好的检验。如果知行脱节,满足于坐而论道,或者知行背离,那么德育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本文对德育内外化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心理学分析,期望帮助更多的教育者了解人的心理规律, 找到与高职院校学生认知结构相适宜的德育最佳结合点, 将德育内化于心的成果推动外化于行, 用德育外化于行的实践巩固内化于心,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