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职生厌学心理成因与对策分析

2013-01-15

3.学校原因

第一,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很多高职类院校,在管理模式上继续沿袭中专的管理模式, 不能适应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教材等方面都存在与学历教育雷同现象,未能真正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

第二,教学思想及教学水平存在问题。高职生入校成绩来看,其入学分数之间的差异非常大,这样给教师授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抱,而有的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个别教师从平衡学生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过于强调学生的后续发展而把一些专业理论学科的要求提得太高,超出了多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使一些基础较差、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更显得不知所措,容易畏难而退,导致这部分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

4.自身原因

一是心理上排斥高职。缺乏学习动力,如前所述,高职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高职不认同, 从内心排斥读高职,无奈进入高职之后,由于心理上的排斥,导致学习缺乏动力。二是基础差,学习方法欠佳。高职生入校的分数低于本科生。因此,高职生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等方面,整体水平较其他普通院校的学生要差一些。由于基础薄弱以及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缺乏刻苦学习精神,高职生在学习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学而不会,久而久之就形成恶性循环,产生厌学。

三是生活没有目标,缺乏远大理想。有的高职生进校之后,以混文凭、混日子为主导思想,提倡“60 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思想,浑浑噩噩过日子,很少考虑将来,更不能将自己的行为与祖国的命运前途联系到一起。

三、高职生厌学的对策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力

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就难以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一定要抓住学生在校的这一关键时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新生入校时进行人生观教育,使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针对高职生看不起大专文凭的现象,聘请社会成功人士尤其是文凭不高成功人士代表,来校讲座,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教育教学与育人紧密结合,使学生坚定正确的方向,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把学习进行到底。

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通过开展“我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等专题讨论或辩论,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水平,激励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而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把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前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强迫性、消极性、应付性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迫切的学习。

2.科学认识学校、专业与成才的关系

针对部分高职生对学校硬件不满意的情况, 在新生入学时应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任何人才成功都是外在环境的培养与个人内在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仅强调外部条件而不强调自身努力,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对热门专业的学生,教育他们树立长远思想, 进入了热门专业,并非意味着就可以找到了热门工作,工作的关键还是靠技能水平。对于冷门专业的学生,要使他们知道,冷门和热门都是有可能互相转化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以社会需要为依据的,热门专业与非热门专业也是相对的。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只有没出息的思想,没有没出息的专业,任何专业只要学好了、学精了,都是有用的。

3.把握社会发展形势,增加学习压力

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心理学认为,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有“60 分万岁”思想的同学,要帮助他们认清时代发展的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没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将无立足之地。

4.增强自我效能感,牢固树立成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