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思想及其对人格教育启示

2013-01-15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就其重视人的教育, 看重高尚精神境界, 注重品格修养等许多重要思想对青少年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对青少年良好人格养成的负面影响, 比如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因此,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坚持既反对全盘西化, 又不采取复归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立场, 持之以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 即坚守传统文化精华, 又博采外来文化之长, 只有这样, 才能使文化环境充满生机, 丰富多彩, 才能充分利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塑造青少年的良好人格。

2.1.3 规范社会文化的传播途径, 优化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人格形成的过程就是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文化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借助社会传媒实现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可以通过影视、广播、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社会信息, 接受社会文化。这种接受社会文化的方式具有频繁性、成人化、独享式的特点。社会文化传播的内容过多地涉及婚恋、犯罪、色情等负面的东西, 其中许多内容在青少年这个阶段是不宜接受的, 但由于其掺杂在其它的社会文化当中, 而一并进入青少年的视野。因此, 做好各类媒体的导向工作, 保证社会文化传播的教育性, 不断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2.2 良好家庭环境的创造

2.2.1 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尤其是面对社会文化压力下的自我调适

如霍妮所说,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不和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怪异的行为, 多变的情绪、畸形的爱以及对子女的不理解。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就文化素质而言, 若父母的文化素质高, 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并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子女的人格健康有高相关。就心理素质而言, 可以说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行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因为孩子生活在一种与父母心理交融的状态之中, 父母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潜移默化影响了孩子。根据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观点,社会文化与自我人格往往存在冲突。许多家长没有注意到社会文化与自我人格的矛盾和冲突, 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想办法消除冲突。越是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冲突寻求自己的解决办法, 就越是能够获得更多的内心自主和更大的自主力量。因此作为父母首先就应审视自身调整自身。

2.2.2 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社会文化取向人格学派的众多研究表明, 育儿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家庭氛围及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第一是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爱。父母不仅要养育孩子, 更要用自己的情感抚爱孩子, 让儿童在自主与关爱中成长。第二, 父母对子女要有合理的期望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子女良好人格的形成。只有适合子女自身能力的期望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 现代家庭人格教育应重视家庭环境建设, 父母应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态度, 并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 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使个体人格健康发展。

2.3 优良学校教育环境的培育

2.3.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除了具有社会文化所共有的组织、整合、交往、社会化等功能外, 其基本功能还在于育人,即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培养学生,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独持的文化形态, 具有独特的人格教育功能优势。主要表现为人格的价值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审美需要功能等。因此,校园文化在学校人格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2.3.2 重视班级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