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于双性化的男性则争议非常大。大多数人反感双性化的男性, “娘娘腔”等形容词所带的绝大多数是贬斥的感情色彩, 看到有男子打扮得女性化一点, 便怀疑“是不是同性恋? ”等等。对于男性原型的长久崇拜和权威感使女性和男性自身一样无法顺利接受双性化的男性。同时, 在演艺界, 越来越多的具有双性化气质的艺人大受欢迎。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最有人气的双性化倾向的男艺人和双性化倾向的女艺人中, 两者所具有的双性化特点是不相同的。具有“双性化”表现的女艺人往往人着装打扮到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甚至个性特征上都透出十足的男性倾向, 在她们身上, 心理学上的性别显然要比生理学上的性别影响要大得多。另一边, 具有“双性化”表现的男艺人往往仅仅在相貌、外表上展现出大量女性化特征, 而人性格上来说却仍具有强烈的男性性别的特征,这样的男艺人在女性心中同样成了“完人”一样的存在, 因而拥有了绝对高的好感度。这种现象再现的原因, 也和上文提到的社会对“女性双性化”和“男性双性化”区别看待有着高度联系。
5.结论
在20 世纪后半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人们本着男女平等的精神, 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由于身体和生理上的差异是先天决定的。所以, 人们试图改变社会观念和男女社会角色的方法来提高妇女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一些专业心理学家, 一方面十分注重女权运动者的热情, 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总想用心理实验的材料科学的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当双性化由个体的主观意向成为了全社会的多发现象, 当其中的优势被挖掘, 双性化, 特别是“女性双性化”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双性化教育已经初出雏形, 女孩被要求行为果断、敢想敢干, 男孩则要学习家政、艺术等技能。独生子女政策让许多父母把女孩当男孩培养。因为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让女孩和男孩一起竞争, 这要求女生要有像男生一样的能力和素质, 如坚坚韧不拔、刚强、冒险的精神。而传统的温柔、亭亭玉立、善解人意的特质往往就被取而代之。正如一切社会现象一样, 双性化现象的发展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的产物, 也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的探索下去。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