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2013-01-10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就经历了从直接测量到间接测量的演变过程。到上世纪90 年代为止, 社会认知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直接测量的阶段, 由于当时社会认知领域普遍假设态度是按照有意识模式进行操作, 所以直接地测查意识水平知觉成为那个阶段研究主要方法。但是直接测量法只能对意识水平之上的态度进行测量, 对无意识操作的内隐态度则无能为力。随着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越来越多地间接测量方法被引入了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投射测量, 加工分离法,基于反应时的范式, 以及把归因与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相结合的SEB 方法。

1.投射测量

投射测量是指所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 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McClelland 等人(1981)要求被试在对模糊照片或图画的反应中生发故事或对抽象的刺激生发描述的研究方法。他们利用对内隐动机的投射测量与对外显动机测量之间的比较得出结论, 认为投射和直接测量所评估的对象是不同的。Spangler (1992)在使用元发现方法对成就动机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认为对成就动机的投射测量要比与之平行的问卷调查测量具有更高的预期效度。

2 .加工分离程序( Proces s Dis sociationProcedure , PDP)

加工分离程序最初是由Jacoby 提出的, 旨在对意识与无意识加工贡献进行定量分析。Jacoby等人根据实验指导语设计了2 类测验。一类是包含测验(inclusion test), 要求被试首先考虑用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另一类是排除测验(exclusion test), 要求被试选用首先进入意识但又不能是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在排除测验中包含这样一种测验逻辑, 即无意识加工提高测验成绩而意识加工则起相反作用。加工分离程序的逻辑思想可以用如下方程组表述, 其中Pi 是包含测验中用学习过的材料来完成测验的概率,Pe 是在排除测验中用学习过的材料完成测验的概率, Pc 是通过意识加工而完成测验的概率, Pu 是通过无意识加工而完成测验的概率。根据PiPe 能计算出PcPu。加工分离程序的基本假设前提认为意识与无意识加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即Cov( Pc ,Pu) = 0。在包含测验中Pi = Pc + Pu (1 - Pc) ( 1)在排除测验中Pe = Pu(1 - Pc) ( 2)从(1) 和(2) 可知Pc = Pi - PePu = Pe / (1 - Pc)刘素珍等在1997 年使用加工分离的方法对刻板印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 实验采用三因素3 (字:黄/ 白/ 黑) ×2 (加工方法:概念/ 数据)×2(测验方法:再认/ 偏好) 混合设计, 因变量为旧字符的检出率。结果发现刻板印象可以再分离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王沛等也运用加工分离的方法讨论刻板印象与内隐推理效应, 实验采用2(加工方法:概念/ 数据加工) ×3 (材料: 控制句/ 刻板句/ 反刻板句)×2(测验方法:再认/ 回忆) 的混合设计。其中, 材料是组内因素。结果发现刻板印象启动的内隐推理直接影响到不同句式的记忆,同时发现内隐推理不受意识水平高低以及具体的记忆任务的影响。

3.基于反应时范式的方法

早期的基于反应时的间接测量方法基于Donders(1868)、Sternberg(1969) 和Posner (1978) 的贡献。由于判断潜伏期趋向于表现出实质性的个体间的变异, 因而可以很信赖地就大批相同的刺激得到被试的平均潜伏期。因此,以潜伏期为基础的间接测量主要应用于比较组间平均测量值的假设检验方面。

3.1 内隐联想测验( IAT)

Greenwald(1998) 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称为内隐联想测( Implicit AssociationTest,IAT),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基于神经网络模型, 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 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Greenwald 等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黑人—白人种族刻板印象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人们更倾向于将白人和好的属性连在一起, 将黑人和坏的属性连在一起, 证实了种族刻板印象的存在, 并发现种族内隐刻板印象和相应的外显态度测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蔡华俭等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 发现不管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如何, 都显著地把理工科和男生相连, 把人文学科和女生相连。胡志海通过IAT 对大学生的职业刻板印象及其以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结果发现无论是内隐还是外显的测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刻板印象。

3. 2 The Go/ NO- Go As sociatio n Tes t (GNAT)

GNAT 是Greenwald 新近提出的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GNAT 本身不是对IAT 的否定, 而是对IAT 的补充, GNAT 考察的是目标类别(如水果) 和属性维度(如积极和消极评价) 概念之间的联结强度, 弥补了IAT 实验设计中需要提供类别维度, 不能对某一对象(如花或昆虫) 做出评价的限制。GNAT 吸收了信号检测论的思想,实验中包括目标刺激(信号) 和分心刺激( 噪音) ,如目标类别( Fruit)和积极评价(Good) 作为信号而将目标类别(Bugs)和消极评价(Bad) 作为噪音, 当呈现Fruit 和Good 时被试按空格键做出反应(称为Go), 当呈现Bugs 和Bad 时被试不做出反应(称为No- Go) 。在GNAT 中, 对噪音刺激不做出反应, 因此需要对刺激呈现间隔加以控制, 在GNAT 中称为极累反应( Response Deadline)。研究发现刺激呈现间隔影响了个体的敏感性,随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延长,造成d’值的增大, 以及被试的反应错误率降低。如果刺激间隔过短则个体的反应水平可能处于机遇水平, 因此刺激呈现间隔以500 - 800ms 较为适宜。

3.3 The Extrins ic Affect Simon Task (EAST)

EAST 是Jan De Houwer 在IAT 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实验方法, 它结合了IAT和Houewer 提出的情绪性Simon 任务的特点。在情绪性Simon 任务中, 被试在词语的非评价性属性基础上做出积极和消极反应, 如当代表“人”的词语呈现时, 个体报告“Good”, 当代表“动物”的词语呈现时被试报告“Bad”, 实验中代表“人”的实验刺激包括“朋友”和“敌人”, 研究发现个体对Friend 的反应要快于对Enemy 的反应,尽管这两个词汇都从属于“人”这一概念。Houwer对情绪性Simon 任务进行了改进, 他在EAST中, 个体依照所呈现的白色词汇的评价性特征(积极或消极) 做出判断,并分别做出反应, 使得原先中性的按键反应获得了积极或者消极的意义。对于彩色目标词汇(蓝色或绿色) , 个体则依据其颜色进行区分, 原先中性的按键因为被赋予了积极或消极意义而影响了个体对目标刺激的颜色分类反应。这一实验安排使得个体不需要对目标刺激做出评价性反应, 减少了个体对反应过程的有意识控制从而揭示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实质。

4.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 ExplanatoryBias, S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