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目标管理的心理功能探析

2013-01-10

目标不仅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定向功能,还能使人们有效地控制自己行为的轨迹。这里的“控制”就是指个人或组织能够通过目标衡量和检查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纠正目标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抑制不符合目标的其它需要,以确保人们既定的方向和目标的实现。目标的控制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组织的目标或个人的长远目标往往被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或具体的子目标,目标的控制功能正是通过总体目标对各个子目标的制约作用来实现的。21 目标管理的主要阶段是实现目标过程,这种过程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同,主要是依靠组织成员进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上级则是根据例外原则,只对重大问题和突发时间进行过问和干预。换言之,由于组织成员都有自己既定的目标,因而他们会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工作,最终实现目标。总之,控制功能的价值就在于人们按照目标要求能找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和避免错误。

(三) 目标的激励功能

充沛的精力源于远大的目标,一个振奋人心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除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定向作用,还具有鼓舞和激励的作用。目标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1 明确的目标能直接诱发人们的行为动机。21 在人们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正是目标赋予了人们力量,勇敢地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当人们接近奋斗目标时,目标给人们以鼓舞,增加人们的工作热情。在人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目标时,目标给予人们满足感和自信心,并促使人们向更高的目标进。

(四) 目标的凝聚功能

共同的目标是群体动力的源泉。对一个组织而言,如果其部门或其成员不了解组织的目标和组织赋予自己的工作目标,就会随意行动,往往产生本位主义或各自为政,甚至发生无谓的纠纷,相互抵消力量。而统一的组织目标能够沟通协调组织各部门、各岗位的关系,将整个组织团结一致,增强其成员的整体观念和组织观念,促使人们相互配合、彼此协调,从而产生组织内人际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个人而言,目标同样具有凝聚功能。一个人没有既定的奋斗目标,或许他(她) 会出于某种兴趣和某种冲动,发生某种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一定“成绩”,但是,这种所谓的“成绩”对行为发生者来说,绝无成就感而言。这种无目标的行为所招来的更多的是“无为之举”,甚至是不良后果。相反,一个人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目标就会调动其精力物力,并对此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股合力,为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此外,目标的凝聚功能还表现为目标能够使人们在工作中自觉地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结合起来。

(五) 目标的反馈功能

有效的管理是一种反馈系统,将管理的各个环节(如计划、组织、控制等) 连接到一起,并使其成为一个回路。因此,反馈作为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成为衡量管理运作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反馈什么? 这仍然与目标有关。任何管理活动的运作,首先必须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组织或个人正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开展来实施其总体目标的,这一系列活动的结果与总体目标是否统一、是否匹配,就是管理反馈环

节的主要内容,也是管理者更有效地进行管理活动策划或进行目标修订的重要依据。此外,组织或个人的总体目标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或局部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管理活动的进展情况如何,也只有通过对这些子目标实施情况的反馈才能明了。这种局部的反馈有利于在管理活动的运作过程中进行活动本身或总体目标(或子目标) 的修订,因此,目标的反馈功能不仅仅表现为对整个管理活动结果的反馈,而且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过程。

三 目标管理的心理功能分析

目标导向理论( Goal - Orientation Theory) 把人的行为分为三类:目标导向行为,指为寻求达到某种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行为;目标行为,即达到目标、满足需要的行为;间接行为,指为满足将来的需要而出现的行为。行为科学家研究发现,对目标导向行为来说,随着对目标的不断接近,动机的强度也不断增强,这种趋势直到达到目标或遭受挫折后才停止。对于目标行为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当目标行为开始后,动机的强度反而有逐渐减弱与降低的趋势。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但是,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两种行为对人的动机强度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得动机强度经常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就必须经常交替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换言之,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应及时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以便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使人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目标导向行为是一个选择、寻找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一般地,它能提高人的动机水平。但是,如果导向过程时间过长或目标本身不太具有挑战性,也会降低激励的力量。因此,管理者要不断地向组织成员提出富于挑战性的目标,并为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其实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作为进入目标的必经途径,目标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 和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一系列关系,对认识目标行为的本质,进而有效地制定合理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疑,对这一系列关系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限于篇幅,本文仅以目标行为与自信、理想之间的关系为例,对目标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

(一) 目标行为与自信

自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个人或组织对自己或本单位所具有的保证实现某项目标主观条件的充分估计和高度自我接纳的态度。这种建立在对自我形象进行高度知觉评价基础之上的心理体验,对一个试图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和精神源泉。如果人们在从事目标活动时,能够自己信任自己,相信自己,便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中充满信心,从而体验到自己的生活和所从事工作的社会价值。可见,自信心是推动人们不断迫近目标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人和组织很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和本单位的优势,总认为自己不行、条件不好、办不成大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给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人失去对理想目标的追求。自信并非与生俱来,它是以认知能力为基础和前提,在社会实践中日渐形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人们可以为自己健美的身材、华丽的衣着、庞大的家族以及所在单位的现代化建筑、优厚的福利等物质自我而骄傲;也可以为自己超凡的人品、卓越的才干等精神自我而自豪;还可以为自己显赫的社会地位、繁多的社会荣誉等社会自我而得意;凡此种种,均属于自我接纳。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密切相关,客观地认识自我的人,才可能真正地接纳自我。建立在客观认识和了解自我基础上的自我接纳常给人们带来自信和自尊。“知可为之事而为之”,这是人类对自信最普遍意义上的理解;“知不可为之事而不为”则赋予了人类以另一番景观,是人类对自信更深层次的理解。

自信心的形成有三条主要途径:一是要善于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影响自信心建立的最重要因素。人的需要和愿望是不断发展的,但新的目标总要以已有目标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其成功经验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他所制定的目标水平就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反之,一个人数次努力都不能获得成功,他就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降低自己的信心。所以,对于缺乏自信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增强成功的机会和经验。可以从小、从少做起,对于开始努力的目标,要加倍地细心和耐心,确保首次努力的成功,以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础。二是要正确地对待客观环境的期望和评价。自信源于正确对待客观环境的期望与评价。父母的叮咛、老师的教诲、领导的嘱托??是一种期望,更是一种力量。这种外在压力一旦转化为内部动力,将会催人奋进! 然而,迷信客观环境的评价尤其是权威或至亲的否定性评价,也会左右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消耗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其灵魂越来越陷入浮躁与不安,进而丧失自我,沦为芸芸众生。因此,要正确对待各种外界性评价,尤其是权威人士(如师长、专家、父母等)

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俗话说,看病找一个有名的医生,还不如找一个熟悉自己情况的医生。这话说明了权威者的话未必正确,因而在听取有关意见,尤其是关系到自己命运的重大事件决策时,一定要冷静、细致地分析他们的评价或期望是否客观、合理,千万不能人云亦云,被无根据的舆论或所谓的权威指导所左右。三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尤其是要学会自我接纳。自我认识是指个人或组织对自身或本单位的评价和感觉。自我接纳就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形象的满足和接受。自我接纳和自我认识是密切相关的,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常常比较容易接受自己。建立在真正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的自我接纳常给人带来自信和自尊。反之,虚假的自我接纳常使人狂妄自大,遭受挫折之后又常常处于极度的自卑和失去追求远大目标的信心。有些人因缺乏自信而看不见自己的优势,常常毫无根据地幻想自己的许多弱点,总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较,结果往往是自卑自哀,失去信心。对于这种情况的人,就需要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总有一技之长,要有“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够做到”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