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心理测验技术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困境分析

2013-01-08

有些量表从国外引进后经过简单修订或者不经修订就直接加以使用; 而且许多单位使用的心理测量表过于陈旧,没有及时跟新。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的心理测验工具,即心理测试量表,绝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 即外生型的量表。有的则是国内的专家在参考国外量表的基础上自己编制的, 其走的内生型道路。如近年来,国内一些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从事人力资源测评的机构,纷纷组织力量,先后研制出了一批国产品牌的心理测试量表和软件。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特征的差异,从国外引进的测试量表,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后才能使用。但是,现在我国除了少数心理科学研究与教学机构对引进的量表进行严格的修订外,一般对引进的量表仅作草草的修改就使用,是国外量表的简单翻版;有的根本不做什么修订,就直接翻译过来使用。这样,就出现国外量表在中国并不适用的问题。在国外很有效率的心理测验在我国就失去了高效。其实,这不是量表有问题,而是使用量表不当。因为我国引进的量表绝大多数是由欧美国家的心理学家编制的,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的评价体系上。由于其与我国在文化背景、民族特征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样的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解释, 那么量表测试的效率就有待怀疑。心理测试量表在使用较长一段时期以后,由于原来建常模所试测的样本及其背景发生了变化,必须重新进行修订以后才能继续加以使用。因此,无论是国外引进的还是我国自编的量表,都要定期修订。但是,我们有许多机构使用的量表虽然当初引进时修订过,不过已经用了十几年,还是原来的旧版本。对于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样令人怀疑。

3.2 心理测验出现滥编滥用的现象

当前,随着人才交流和心理测评的日益普遍,许多机构为了满足实践的需要引进或编制了各种各样的测评工具。但也有人认为引进的心理测验为一种万能工具,不问其应用的科学性,或者编制量表时缺乏理论依据, 程序不完备, 以致将一些信度效度不高的量表引入到实践中。这样,不仅损害心理测评的应用价值,机构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 心理测验的市场规模将缩小。除了胡乱滥编制心理测评的工具以外,滥用心理测评的现象也很多。其一,许多企业、人才中心等机构对于前来应聘的求职者,不管实际是否需要,一律要求先受心理测评,否则,不予登记。其二,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都使用同样的心理测验来选拔人才。滥编滥用心理测评,不仅影响人们对心理测评的信任,而且损害现代测评技术的声誉。在国外,权威性的心理测验的产生过程是非常精密和严格的。要在大量收集样本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科学性的专门研究和多次试测,才会最终成为一种应用工具。像著名的“卡特尔 16 人格因素测验”等就是如此。而且,要由经过国家认证的专业机构和获得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才能做心理测评的工作。但是在我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刚开始,各类心理测验都还在“试验”之中。造成现在心理测评泛滥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国还缺乏评价心理测验工具质量的权威性认证机构。

3.3 缺乏心理测评的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