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管理机制的探讨

2013-01-08

学校是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直接且主要的场所,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中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

11 组织管理机制

组织管理机制由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硬件建设、经费投入、队伍配置等要素组成。可以成立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或党委书记挂帅,以政教处、教导处、团委和心理咨询室负责人为成员,起统筹、协调、指导和保障的作用。在领导机构下面设工作机构,具体组织执行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工作。完善心理咨询室等硬件设施和设备。心理咨询室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规模建1 间或数间,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与档案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或心理松弛室,作为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存放心理档案和进行团体辅导等的场所。从我国中小学校的现状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常规办学经费的投入,为了保证学生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果,政府还应增加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用经费的投入项目,同时实行开源节流对策,在免费向学生开展工作的同时,有偿向社会提供服务。在队伍配置方面,按照每1 500学生配备1 名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比例配备专职老师,每所学校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人员,应考虑专兼职相结合的策略,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协助、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

21 业务运行机制

业务运行机制由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目标、开展途径、效果评估和理论研究等要素构成。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系统因中小学生本身的不成熟性和可塑性而必然带有发展的特色。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总目标应是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减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并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目标要把发现和矫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级目标,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二级目标,把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作为三级目标。对小学生主要进行适应环境和人际交往问题的教育服务,对初中学生主要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服务,对高中生主要进行职业选择和异性交往问题的教育服务。目标系统应以发展性目标为主,以预防性和矫治性目标为辅。心理健康服务的运行途径系统包括开设心理健康课、学科中渗透、学校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学生心理健康网站、心理健康服务热线、“悄悄话”信箱等。其中开设心理健康课和学校心理咨询是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最主要的形式。心理健康服务的评估系统包括对心理健康课的评估、对学生心理辅导活动的评估以及对学生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学校应将心理教育服务的效果评估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研究系统包括对已有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对国内外先进心理健康服务经验的学习和运用等方面。

31 社会与家庭的参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