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探析

2013-01-08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措施、应对清除危机爆发的诱因,尽可能避免学生心理危机爆发,降低危机发生的危害程度,使其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这一环节的主要工作有:

1. 启动“四位一体”的网络干预系统。“四位一体”系统主要包括:社会- 学校- 家庭;学院- 班级- 宿舍;学生会-团委- 心理委员;班主任- 班长- 舍长。这个结构中的危机处理人员应该是受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他们具有危机管理意识,能利用网络、热线电话开展心理危机调查与评估、制定并实施危机处理方案。

2. 支持性干预。针对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具体情况和原因,通过共情、换位思考、疏通感情、设身处地等方法,给学生以解释、安慰、鼓励,充分激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终达到助人与自助的目标。

3.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介入是危机干预专业化的一个显著标志。通过关注、倾听等技巧,宣泄与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鼓励学生倾诉内心困扰和痛苦,探寻学生的问题根源并使之领悟、协助学生改进认知或不合理思维,借助于学习和训练建立健康、有效的行为习惯和适应方式;促进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获得自我健康成长,从而使心理咨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那些人格特征、家庭教养环境和行为表现偏常的学生,如个体人格表现为抑郁、内向、孤僻、小心眼等,情绪不稳定,行为上要么封闭,要么冲动,这样的学生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4. 强化自我管理教育。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强化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估和自我监督的能力;教会学生适时运用心理调适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四)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后发展系统

1. 妥善预后。学生经历心理危机之后,有一个长期的恢复过程,并不是学生的问题解决了,心理功能恢复正常即可终结。心理危机的后果有时不太明显,但其潜在危害深远,需要在较长的时间进行心理援助。校方要及时了解全过程,做定期回访,同时对心理危机处理的结果要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化“危”为“机”,进一步对相关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要做好对心理危机者的心理修复工作及当事人周边人群的心理修复事宜,以便巩固效果。

2. 良性循环发展。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的过程是心理经过矛盾—平衡—矛盾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要生活中仍有挑战和机会存在,学生就必然会经历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危机。面对蕴含着新的生机的危机,正确应对,就可以化危机为转机,及时把握转机,从而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3. 开展心理危机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危机意识教育、心理危机案例教育、心理危机管理专业知识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种突发事件、心理危机进行专题讲座与培训,进行情景模拟训练,使领导、教职工和大学生了解危机的早期表现,齐抓共管,能够充分运用校园网站、校报、广播、报刊、展板、手册、图片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危机的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危机应对能力。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