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脑损伤语言的认知障碍研究

2012-12-21

本专栏主要是由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中国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国际研讨会(Promoting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in China 2006)”部分大会发言和相关研究综述组成。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在认知神经心理学及认知神经病学领域有卓越贡献的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认知科学中心主任Max Coltheart教授。该文着重阐述了研究脑的认知结构和过程的一门重要交叉学科——认知神经心理学,介绍了该学科独有的学科特点及其分支,认知神经心理学所基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特点,并通过一个具体病例介绍了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思路。该文旨在通过对认知神经心理学各方面的介绍,以期更多相关学科的工作者和学生能加入到这门学科的研究中来,推动认知神经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进程。

第二、三篇文章的作者Lyndsey Nickels博士也任职于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Macquarie认知科学中心,是国际知名认知神经心理学家,有丰富的语言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和临床经验。第二篇文章主要介绍对言语损伤的评估方法,特别是其中的量表法和假设检验法。通过对两种方法优缺点的比较,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趋势是,标准化失语症量表被逐渐认为不适合用来测量治疗恢复情况,也不适合用来测量失语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内的假设检验评估方法逐渐显现出在检测认知功能损伤方面的有效性和临床价值。该文并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着重介绍假设检验法在临床认知功能损伤评估中的应用。

第三篇文章通过词汇提取障碍的案例介绍了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对认知功能损伤的治疗之间的关系。文中介绍了根据已有的言语产生理论,对几个具有不同模式的词汇提取障碍的病人进行了针对性治疗的案例。结果表明,理论可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认知功能损伤,帮助筛选出有科学根据的治疗方案,以及对治疗结果给予合理解释。同时,文章通过比较不同理论之间指导治疗效果的差异,表明治疗能够促进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四篇文章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认知神经心理学领域有关汉语语言障碍方面的研究进展,即在语言加工和表征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如何通过认知神经心理学途径,特别是个案研究技术,深入探讨汉语认知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机制。文章综述了一系列研究,通过研究汉语失语症病人的选择性语言功能损伤,揭示语义系统的信息表征方式、语音输出词典的信息表征方式、语音输出缓冲器(buffer)的信息表征方式、汉字的书写机制、汉字的阅读机制,其中揭示的很多细节是在正常人的行为中难以观察到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人类语言加工与表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五篇主要介绍了当前国际上研究者比较接受的书写理论模型,通过拼音文字书写障碍病人研究结果的描述,从拼写中的通路数量、拼写中的词汇与亚词汇通路间的交互作用、拼写中的语音中介、字形输出缓冲器表征的内容等方面,简要阐述了书写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成分,以及从刺激呈现到拼写出单词的简单动态过程,回顾了模型建立的实验证据和逻辑思想,并提出了相关理论在揭示汉语书写过程中的意义。

第六篇概要介绍了以语义性错读为特征的深层失读症,指出深层失读症的存在提示了人类在口语阅读过程中需要经过语义性通路。文章比较了汉语深层失读与拼音文字深层失读的差异,分析了深层失读的机制,以及汉字阅读与拼音文字阅读之间可能存在某种重要区别。文章还介绍了深层失读病人的神经心理康复手段和方法。

第七篇介绍了类别学习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对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患者、遗忘症患者和其他类型的神经症患者的类别学习研究进行了回顾,从神经心理学研究角度对类别学习理论中存在的单系统理论和多系统理论解释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取样偏差问题和未来研究中需要在研究手段、研究设计、被试取样等方面加以改进的建议。

3 研究展望

在过去的30年中,失语症的临床评估和康复在我国有了相当的发展,但相对于国际上近十年语言认知基础研究和失语症临床应用研究的迅猛发展,国内汉语语言认知基础研究还处于积累阶段,汉语认知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结合不够紧密,使用的失语症评估手段还远远不能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因而不能有效得到病人的语言功能障碍点,为康复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加强汉语失语症的基础研究,发展汉语认知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模型。需要心理学基础研究工作者与临床工作者紧密结合,发展预防、治疗汉语失语症的科学系统和手段。同时,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工作者认识到神经心理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各种认知理论的深入理解,以及对认知活动的过程和脑机制的深刻认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