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高校教师内部角色压力对组织承诺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的具体表现不同。角色冲突与组织的规范性承诺和持续性承诺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组织管理越严密、越规范、并具有长期的稳定性,那么角色冲突就能有效避免,反之亦然。但是与情感承诺无显著的相关性。角色模糊与情感承诺成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情感承诺越多,角色模糊的程度越大,反之亦然。但是,角色模糊与持续性承诺无显著的相关性。著名学者巴柔蒂(Baroudi)1985年对不同行业的229名信息系统管理员的调查发现,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比较,角色模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负性前因变量,对组织承诺和离职意向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在高校教师的现实管理中,往往存在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交叉感染”的现象,结果是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同时增大,导致组织管理效率和个体工作效率迅速下降,对于那些高度角色模糊的个体,随着角色冲突的增大,工作效率下降更快,而对那些角色模糊度低的个体来说,工作效率受角色冲突变化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甚至无影响。
4 决策参考:强化高校教师角色压力研究的基本路径
综观国外研究资料,有关角色压力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单纯研究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以及产生的不良后果的相关成果较多,而对角色压力本身的界定、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性研究成果较少。在剧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关压力的积极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涉及很少。与国外相比,国内有关角色压力的研究明显不足,目前仅限于一些行业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压力调查。就教育领域看,相关调查有:2005年8月27日至9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与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 问卷调查;2005年9月6日至8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央视资讯Epanel会员系统实施了“中国教师的社会声望情况”问卷调查;2005年教师节前,广州市团校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组织了“中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问卷调查等;有关调查结论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高度关注。目前有关高校教师角色压力的深入研究成果不多。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角色压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提出以下思路:
4.1 发挥高校人才积聚的优势,加大压力研究力度,全面认识和分析教师角色压力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强化高校教师内部的组织管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压力变为动力,营造全校奋发向上的环境氛围。“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是管理体系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笔者认为,管理是一个综合化的概念,或者说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所谓“管理”,不仅要管人,还要理人;不仅要管事,而且还要理事。只有“管好人、理好人,用好人”,才能创造出人间奇迹。只有“管好事、理清事,办好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教师团队的整合效应。
4.2 构建教师合作团队,合理进行心理调适,从组织内部排除高校教师角色压力的负面影响。首先,必须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范教师岗位管理,明确岗位职责,从制度上排除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的现象,对教师个体提供明确的任务导向,从管理环节上减轻教师个体的工作压力。其次,高校教师是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承担者,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强化教师团队建设,构建合作团队,有效整合教师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管理者的重要使命。因此,只有通过高校管理者对教师和员工的有效管理和引导,才能使有密切联系的教学各部门、教学各环节进行相互配合、协调与合作,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达到以最经济的人力成本获得最佳的教师团队效应。
4.3 关注高校教师角色压力的关联性研究,消除外部影响。角色压力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并且角色压力与教师的需求、工作环境、工作的满意程度、组织的承诺、管理制度的可行性、规范性、科学性等密切相关,这些关系处理不好,甚至会产生“跳槽、离职、改行”等现象,造成高校教师资源的流失,加剧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师资源短缺的矛盾。因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重视关联性研究,应该重新定位现代高等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内涵,全面认识和分析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艰巨性、多样性、复杂性和创新性。并结合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对教师的压力状况、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全面的跟踪调查研究,建立相关数据库资料,分析外部影响因素,排除外部干扰,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